当面皮遭遇“互联网+” 未来每个餐厅都应该是互联网公司(2)
“电商+面皮”小杨年收入1000万
与小庄师兄经历不同,小杨属于较早一批从事电子商务的年轻人,2008年开始了自己的电商生涯,2014年注册成立了岐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开始销售面皮,现在年销售额已达千万。小杨介绍,借助某品牌电商搞活动期间,3天内就销售20万份面皮,“超过许多实体店一年的销售量。”
目前,小杨的面皮已经入驻各大电商平台,每月有接近100万份面皮从宝鸡销往全国各地。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小杨除了继承传统手艺销售岐山本地口味的擀面皮之外,还应客户要求研制出了香辣等符合消费者口味的擀面皮,并推向市场。
为了解决面皮保质期短的难题,小杨聘请专业的研发团队研发技术,使得擀面皮的保质期延长到了180天。“有了过硬的包装技术,消费者网购的顾虑也就大大降低了。”在“互联网+”的推动下,互联网餐饮发展迅猛,但对于什么是互联网+餐饮业,却存在不同的理解。中科云网移动互联战略高级顾问陈继浩认为,当下的互联网+餐饮业只是初级阶段,外卖、团购只是开拓了餐饮的销售渠道,互联网在餐饮业的应用还有更加宽广的未来。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