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面皮遭遇“互联网+” 未来每个餐厅都应该是互联网公司
选餐、下单、支付——十几分钟后,西安交通大学的小王收到了他的午餐,一份秘制面皮和肉夹馍。像小王一样,越来越多的食客借助网上平台来化解时间紧迫与美食需求之间的矛盾。
网络搭台面皮唱戏
在西安南郊北沙坡路附近,小庄师兄依旧忙碌地接待来来往往的食客。去年9月,“小庄师兄”负责人庄栋因一则“交大硕士放弃20万年薪卖凉皮”消息而声名大噪,现在通过网上平台,每个月可以售卖1500份左右面皮,这几乎占到月销量的一半。“催单,催单了!”小庄师兄店内,店员紧盯着手机屏幕。一旁标注着“小庄师兄”商标的红色框内装满了准备派送的食物,“一般情况下十几分钟就可以送到,最慢二三十分钟。”提起面皮,庄栋表示,秘制面皮是拜访了八九位老艺人之后,精心研制的。
借助“互联网+”热潮,越来越多的传统餐饮与其相融合。据速途研究院发布的《2015中国互联网+餐饮行业报告》显示,2015中国餐饮业规模突破3万亿,当前互联网+餐饮市场规模只占整个餐饮市场的3.7%。“互联网+餐饮业市场潜力非常巨大”,多位从事餐饮业的人士称。公开报道显示,2005年至2012年陕西省餐饮业保持两位数增长,2014年陕西餐饮业总收入为537.79亿元。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