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院成“照相馆”脏内衣变捐赠物 呼吁勿让伪公益成为主流
岁末春节前,各单位、企业、社会组织都陆续开始了对困难群众的送温暖活动。日前,陕西省一位残疾老大爷收到的爱心捐赠竟然是超短裙,引起大量网友吐槽。记者调查了解到,这样的怪事并非个例。
吊带背心超短裙捐孩子
日前,陕西省岐山县蒲村镇给残疾人发放爱心捐赠物品时,一位残疾老大爷竟收到超短裙和超短裤。岐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牟宏川6日回应,超短裙是政府代为爱心企业捐赠给老大爷的,系企业行为。当地政府也承认捐赠工作不够仔细。
段旭辉是西安义工网的一名志愿者,他告诉记者,社会捐赠中的不精准问题时有发生,“销不对路”的情况见过不少。一次,他打开一包给山区孩子捐赠的衣服,看到衣服质量不错,正感到欣慰的时候,仔细一瞧发现衣服里面竟有热裤、超短裙,甚至还有镂空的吊带背心。“这么暴露的衣服拿去农村,根本没人敢穿,也不适合孩子们穿。”段旭辉说。
内蒙古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处长刘国刚介绍,爱心捐赠中常发生扎堆捐赠和无人捐赠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形,导致需要的得不到,不需要的捐许多。例如,儿童福利院里的残疾儿童缺少衣物和玩具,但企业却捐来大量的面包,以致多到根本吃不完,过期后只能无奈丢掉,而与此同时,一些山区学校里却有许多留守儿童因吃不上早餐而饿着肚子上学。
刘国刚认为,社会捐赠“销不对路”的主要原因在于组织不力导致的信息不对称。公益活动的组织方介于供、需方之间,应认真、及时、准确地沟通双方的情况,这样才能物尽其用,避免资源浪费。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