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激活”历史遗迹 让环境更“亲民”——西安探索古城保护与发展新模式调查(2)

2015-11-20 08:53  新华社  字号:T|T

“八水润西安”工程:让市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

走进西安东郊的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温和湿润的空气扑面而来。公园面积4700亩、水面2500亩、绿化面积超过94%。工作人员介绍,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是“八水润西安”工程的重点项目,两年来已成为市民休闲旅游的新热点。

古都西安南依秦岭,浐、灞、沣等6条河流自南向北流经这里,再加上北临渭河、泾河,曾是“八水绕长安”的灵秀之地。为此,西安市提出实施“八水润西安”工程,规划利用新建、改造、提升“5个引水体系、7片湿地、10条河系、28座湖池”,将城市生态水面从4.5万亩增加到7.6万亩,实现“城在水中、水在城中”。

据西安市水务局介绍,“八水润西安”工程实施3年来,西安市已启动10条河流主要河段治理,建成了西安湖、仪祉湖、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沙河水街等一大批湖泊湿地,为全市人均增加湿地1.98平方米、生态水面0.98平方米。

中国工程院院士、水文水资源专家王浩说,“八水润西安”的系列工程,让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濒水地区不仅提供了很好的悠闲游憩场所,也成为城市产业高地,唤醒了西安独有的自然资源,弥补城市发展中的缺陷。

秦岭北麓生态保护:铁腕保护防范“破窗效应”

西安市社科院助理研究员王友福表示,西安市大力激活自身特色资源的同时,坚持生态保护的发展底线,防范低层次开发的“破窗效应”,切实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历史文化保护并重。对秦岭北麓西安段生态环境的“铁腕保护”,显示了西安市这一发展理念。

秦岭北麓西安段分布着沣峪、祥峪、涝峪、太平峪等诸多纵深沟谷,是西安城市供水、旅游休闲、生态屏障的重要区域。为了保护好这块得天独厚的“绿肺”,西安2011年成立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2012年把秦岭生态保护列为事关西安长远发展的五项重点工作之一,2013年颁布了《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几年来,西安市完成了《大秦岭西安段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大秦岭西安段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乱采滥挖等重点违法违规行为和突出问题受到查处,秦岭北麓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扭转。

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魏民洲说,近三年来,西安市努力把准城市发展脉搏,凸显惠民利民情怀,实施了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八水润西安、秦岭北麓生态保护、渭北工业区建设、公路交通枢纽建设等重点工作。“这些重点工作涉及生态、文化、民生改善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等多个领域,为西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记者 李华 蔺娟 陈钢)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长师附小开展“走进企业,参观爱菊面粉厂”主题研学旅行活动

2015-11-19 18:00阅读

西安市开展酒类保健食品专项监督检查 严打非法添加虚假宣传等行为

2015-11-19 12:00阅读

未来部落打造西安亲子真人秀谍战大片 首届《密件追踪》活动火爆来袭

2015-11-18 16:01阅读

西安市纪委调研高新区纪检体制改革工作

2015-11-17 19:47阅读

陕西省教育厅第4号预警 防范六大公共卫生风险

2015-11-17 10:45阅读

香港贸易发展局考察组来西安市调研“一带一路”建设工作

2015-11-16 11:04阅读

西安市第二保育院开展“现场紧急救护培训”

2015-11-13 18:1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