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你可知道多少篇章在宝鸡?(3)
雍城外的征戍号角:《无衣》
以上所分析的《绵》《天作》是阐述周族兴旺的诗歌。我们知道,在宝鸡这片沃土上,不仅诞生了周文化,而且还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强大的帝国——秦的发祥地。
“《诗经·秦风》里的许多篇章或诞生于宝鸡,或与秦人早期在宝鸡的活动相关。”王渭清说,“从秦德公到秦献公,秦国有 19位君王以雍(今凤翔)为都,《驷驖》《小戎》《无衣》等都是描写田猎、征戍场景的,这些诗歌无不体现出秦人崇尚武德的精神,有悲凉慷慨之意。”
《无衣》中写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诗歌的内容较为浅显易懂。我们想象这是一位士兵对另一位士兵说的话:“你怎么能说你没有战袍呢?我的战袍与你共用。秦公受周天子之命起兵伐异,我整理好自己的兵器,与你共同对付敌人。”
这首诗充满了激昂的尚武精神,有着同仇敌忾的慷慨之气。拥有这样一支军队的秦国,在群雄逐鹿的春秋战国时期“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最终建立了影响深远的秦帝国。
渭水滨的生活情致:《蒹葭》
《秦风》中虽然充满豪壮的尚武精神,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也不乏送别、忧思以及爱情等点滴情致,如《蒹葭》《晨风》《渭阳》《权舆》等。
我们知道,《诗经》中比重最大的是爱情诗,其中《蒹葭》一篇,被许多青年男女所喜爱。“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首诗每每读来,总是满纸溢香。
先秦时期宝鸡地区的生态非常好,千河、渭河等河流纵横交错。一个秋日的清晨,河边的芦苇在清冷的秋色中荡漾,一位男子置身其中,他所思念、追求的佳人就在河水的那一方。水道迂回,仿佛可以看见她的样子,婉丽窈窕、巧笑倩兮,又仿佛她就在水中汀洲之上,水波潋滟,映照出她姣好的面容。整首诗充满委婉惆怅的相思之情,自然景观与人的思想相得益彰。
有学者认为,《蒹葭》一诗不但表现出追求爱情中的直率、勇敢,而且仿佛还蕴涵着对人生“彼岸”的一种向往,有着为达目标永不言弃的执著精神。
这种精神,我们或可以与秦人不断开拓、执著进取的精神相联系。难怪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道:“《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
《蒹葭》不仅是《诗经》中的名篇,更被宝鸡人所喜爱。今年初,《宝鸡市千渭之会国家湿地公园与生态文化保护区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评审,规划实施后,“千渭之会”将再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美景。相信到那时,人们就可以在《诗经》详细描述过的宝鸡,领略到其中的诗情雅意。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