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你可知道多少篇章在宝鸡?
你可知,“周原月无月无,堇荼如饴”是《诗经》中对宝鸡肥沃土地的礼赞;你可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是《诗经》中对发生在千河、渭河之畔的浪漫情愫的描摹;你可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是《诗经》中对崇尚武德、同仇敌忾的秦国士兵的称颂……作为我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的《诗经》,它与宝鸡的渊源可谓深厚——
近日,市地方志办公室编纂的《历代名人咏宝鸡诗书鉴赏》一书出版发行,由于其权威性、精美性等特点,这本书引起广泛关注。书中在开篇收录了《诗经》中有关宝鸡的诗作三十余首,并根据诗意配以古韵雅致的书画。《诗经》,这部我国文学史上的光辉起点,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产生重要影响的著作,它与宝鸡的渊源再次被人们提及。
《诗经》之源在宝鸡
《诗经》中最早描写的事情发生在哪里?这个问题一直被人们所关注和争论。河北省河间市、陕西省合阳县、湖北省房县等地,都在为此争论不休。
中国诗经学会会员、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王渭清认为,《诗经》是周代礼乐文化的载体,宝鸡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因而宝鸡与《诗经》具有必然的联系。
“《诗经》中与宝鸡地区直接有关或创作于宝鸡的诗歌有 30多首,主要集中在《秦风》《大雅》《周颂》部分;《卷阿》《甘棠》等诗歌在今周原仍有文化遗存;先秦时诵读《诗经》的‘雅言’就是西岐方言,《论语》中记载,孔子教学生读《诗经》《尚书》以及主持礼仪活动时,都用‘雅言’;宝鸡民俗中仍然保留着《诗经》中所描写的周代礼俗,如《鹿鸣》中在说到宴饮时提到‘承筐是将’,宝鸡农村至今走亲戚时,客人还会将礼物放在竹笼提筐中,主人也会在提筐中放些东西以示回礼等。”王渭清说,“《诗经》中《雅》《颂》部分的乐歌本为举行礼乐仪式而作,宝鸡是周代礼乐的发祥地,《诗经》中许多早期诗歌都曾专门在宝鸡大地上演出,这些足以说明,宝鸡的确是《诗经》的发祥地之一。”
《诗经》与宝鸡的关系不仅体现在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上,单从其中的一些诗歌里,我们也能看出其必然的联系。让我们来一起品读《诗经》中先秦时期的宝鸡。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