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关爱的阳光洒向小山村——《我看到了最悲惨的景象》报道之后
“在缺少关爱的荒塬,有绿树一丛,春花一朵;在缺少希望的星空,有皓月一轮,金星一颗;在缺少伙伴的旅途,有小船一只,大桥一座;在缺少幸福的冬日,有炭火一盆,暖阳一缕……”
这是眼观华县高塘镇泽口村沈新峰一家的巨大变化后,记者发自内心的咏叹。
今年7月15日,记者来到了渭河南秦岭下的泽口村沈新峰的家。那座院落太破旧了,被风雨侵蚀的面目全非。说是院落,但周围的院墙多处坍塌,仅剩下不足一米高的土堆堆。在这残垣断壁的尽头,三间破瓦房摇摇欲坠,百年老房,木料已朽,稍有震动也许就会散架。屋内,一张老式钢丝床上,一个小伙一丝不挂的趴在床上,双手不停地挥舞,头部使劲地摇动,双脚背在身后,双腿不停地摆动晃悠。沈新峰从小就得上“舞蹈病”。26年来像个舞蹈机器,一天24小时都在舞动。陕西大大小小的医院,至今没有一家能治好他的怪病,这个舞蹈怪病硬生生地把家庭拖进贫困的深渊。
8月22日,本报刊登了《我看到了最悲惨的景象》的报道,立即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面对沈新峰一家艰难的生存状况,华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作出重要批示。华县民政局立即启动紧急救助方案,拿出25000元交予村上,督促村上动工为沈新峰家里盖新房子。华县住房建设局根据有关政策,拨付9500元。高塘镇政府职工捐赠2300元,泽口村的村民义务投工投劳,一场爱心救助困难户的行动在泽口村展开。经过半个月的突击,4间50多平方米的楼板房主体基本建成。
11月12日,华县民政局,华县住建局,高塘镇政府的领导再次来到泽口村,在鞭炮声中庆贺沈新峰家的新房上楼板。华县民政局主管救助工作的副局长华海生再次为沈新峰一家救助10000元,高塘镇政府也带来了全体干部捐赠的2300元,并为沈新峰家里带来两袋面粉和一桶食用油。初冬天寒,但泽口村每一位在场的村民都感到身上热乎乎的。
如今,沈新峰一家还是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受益者,每月领取百余元。交谈之中,沈新峰的父亲沈有良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说:“有党不愁渡难关。”此时最能表达他们心情的是一首歌谣——《圪摇摇》:
圪摇摇,圪摇摇,圪摇下低保有依靠。
圪摇摇,圪摇摇,建起了楼板房,穿上了新袄袄。
前圪摇,后圪摇,月月银行跑一遭。
左圪摇,右圪摇,一摇摇到幸福桥。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