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你吃了吗?”系列报道之西安早餐:悠久的古都文化(2)
西安早餐文化与城市包容精神
热气腾腾的胡辣汤,粒粒饱满的牛肉丸子,盛在瓷碗中,稠稠的汤水,让人不由地吞咽口水。“一碗胡辣汤。”随着吆喝声,一碗热气腾腾的特色早餐已经摆在面前。
不忘曾经,在寒冬腊月的清晨,伴随着雾气环绕,人声鼎沸的街道,西安早点铺的氛围,让多少老陕人魂牵梦绕。
在西安的胡辣汤,只要稍作留意,就会发现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大街小巷所卖的小吃中竟然有两个一模一样名字的小吃胡辣汤。然而这看似名字一样的小吃,却有着本质的区别:一个是西安本地“回民坊上”所做的胡辣汤,一个是河南人所做的胡辣汤,两个小吃虽然同名,但小吃的做法、食材以及味道却绝然不同,这热乎乎的胡辣汤代表着两种文化,是中原文化和西北文化在这个结合处碰撞后的悄然融合。
包子、胡辣汤、甑糕就像是西安早餐的名片,无处不透露着陕西厚重的历史与文化的交融。
就像学者宋小云所说:“陕西街边任意一样小吃,都有着文化变迁的味道。就像甑糕,单是‘甑’,《辞海》上就有这样的解释:‘古代蒸食炊器。底部有许多透蒸汽的孔格,置于鬲上蒸煮,如同现代的蒸锅。’目前也只有在陕西还留有它的传承。在古代,蒸食炊具就有陶甑,商周时代有铜甑。宋代大诗人陆游的《秋花歌》中有‘长碓捣珠照地光,大甑炊玉连村香’的诗句。不过,宋代的甑已经是铁甑了。”
地道的西安早点,有着其独特的质感和个性,只有陕西人才能有深刻的理解,这就会形成一种情结,一旦习惯后,就终生难忘。
现在的西安,几乎随处可见沙县小吃、成都美食、兰州拉面等外地特色餐饮,商业区里也不难看见各种各样的洋快餐。这些都是古都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的最好体现,也就是这样的融合,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形成了西安特有的早餐市井文化。
记者认为,未来的西安早餐文化,必将是多元化的。无论是原汁原味的本地早餐,还是拥有产业链的都市快餐,都会在适应当代需求中开辟出一条发展型道路。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