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早餐,你吃了吗?”系列报道之西安早餐:悠久的古都文化

2012-09-28 10:26  兵马俑在线  字号:T|T

带有地域色彩的特色早点,已经成为不少人生活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早餐文化也逐渐凸显出自身独特的内涵,成为一种新的文化交流、生活交流。

十三朝古都西安,建城史达3100多年。因此,西安人的饮食在文化脉络上与西安处于“历史地位”或“历史影响力”息息相关。由于西安在中国古代皇城中的核心地位,其饮食文化自然也就源远流长、复杂纷呈了。记者就此专门采访学者,对西安的早餐文化,进行新的解读。

早餐“包子”与古都文化

睡眼朦胧的古都西安,大街小巷难免会闻到阵阵饭香。清晨西安的包子,细细品味,总带有当地独特的历史韵味。

包子是西安人早餐时最常食用的食品,同时也是西安人最适合吃的早餐。包子的优点在于不仅价格相对便宜而且携带方便,这对居住在西安众多的流动人群来说无疑是个不二的选择。在这座历史悠久的国际化大都市,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这座城市中的各个方面都被彰显的淋漓尽致。学者宋小云先生认为:西安的包子就是包容性及中庸文化的一个典型产物。一个包子,不管其馅儿的内容是肉、是菜、是菇、是粉,打碎糅和以后就不再是肉、不再是菜,也不是菇、不是粉,就是馅。他们都“在那一张皮子里边,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让五味调和、五味共融,以异求同、和而不同。”

包子的味在于“和”,“和”由相合而来,原料物性的温热寒凉、甘酸苦辛咸得到调和。 这种调和不是搅和而是中和,让酸、甜、苦、咸、辛等五味在包皮之内达到共和,体现的就是两个字——包容。包子内容固然重要,“包”也不可或缺。品尝包子,一口下去总是有皮之味、馅之味,在口中混合之后的味道才是包子味。因此,有专家提醒:“西安的小笼包子的最佳吃法是,等包子稍凉,然后整个入口咀嚼,方得包子之真味。”“这个味,不单是面皮之味、馅心之味,是面皮和馅心混合之味,是包子之味。”有“包”、有“容”才是完整的中国包子文化。因此,宋小云先生说:“中国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还就是包子文化。”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做村民的贴心人——记礼泉县东南村“大学生村官”李静

2012-09-26 10:27阅读

创卫怎能掩耳盗铃?为迎接上级检查 淳化百余餐馆关门歇业

2012-09-19 09:16阅读

聚众赌博从中渔利 乘车出逃落入法网

2012-09-05 13:22阅读

痴迷秦腔六十载 年过七旬闲不住

2012-08-22 15:40阅读

省残工委对未央区全省残疾人工作示范区创建工作进行检查验收

2012-07-31 21:17阅读

凤凰山ufo着陆事件始末

2012-07-12 10:31阅读

阜下村悲剧:泾阳一村民家中遭打砸警方将全力侦查

2012-06-27 12:5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