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西安各大商店掀起“开学经济”热潮(3)
消费趋势:实用让步品牌上位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文具、数码电子产品、鞋服、箱包销售火爆,学生消费全面提速。某品牌店店长王小姐告诉记者,通常情况下,开学前半个月学生消费就已经启动,区域代理商会更早地备货。
随着西安国际大都市形象的建设加速,品牌观念深入各个消费阶层,同时也蔓延到了学生消费市场,名牌、时尚、个性这一成年人追求的购物理念,如今也成了不少中学生选择文具用品时追求的目标:米奇书包、维尼熊笔记本、史努比笔袋……品牌消费已经成为学生消费市场的一个趋势。学生和家长购物时,不光在图案、色彩、形状、用途上讲究,而且还注意文具的产地和品牌。而高中生大学生则是在购买服装、电子产品时更注重品牌,杨阳就是苹果的忠实粉丝,今年要上大学的他便一口气买下了一部iphone4s和ipad。他告诉记者:“同类产品在价格上也差不多,我觉得还是买自己喜欢的,这样‘里子’和‘面子’都好看。”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随着品牌消费观念在学生群体中渐入人心,一直被学生和家长看重的实用性开始退居二线。商场内的主流文具多是玩具类的卡通文具。这些文具虽然样式美观,但在实用性上却远远低于传统的文具。一只卡通汽车形状的文具盒,带有四只轮子,里面的空间非常狭小,一只厚一点的橡皮要放进去都很困难。但是有不少学生,尤其是男孩子们都很喜欢这款。
学生心态:孩子消费折射家长观念
记者走访过程中发现,学生在购物的时候,家长更多的倾向于品牌的选择,小学生的文具盒也要买米奇的。而一家运动品牌店营销人员告诉记者:“70%左右的顾客都是以学生为主,其中家长带孩子来买的,约占了一半,孩子自己来买的,大约20%左右。”
孩子出生时就是一张白纸,由着家长给孩子灌输各种观念,无形中孩子在各种行为上越来越像自己的父母。例如消费行为,大多时候孩子的消费行为只是家长的各种消费行为的一个投影。孩子们在消费中越来越注重品牌,就是在逐渐学习家长的行为和观念。
名牌只是成人世界的商品,它反映着成人们的价值观,当成人社会在传递名牌消费观念的时候,对于世界充满求知欲的孩子便逐渐形成了和父母相似的行为习惯,而自身缺乏足够判断能力的孩子们也必然会对这些名牌产生崇拜心理,并希望能够亲身体验。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能够给孩子有一个舒适优渥的生活学习环境,家长在金钱上付出多少都无所谓,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这样的一种言传身教的模式必然影响到学生们的心理和行为,现在学生购物时非名牌不买的消费观就是家长们的投影。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