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走进陕北那一孔孔窑洞(2)

2011-02-23 20:40  兵马俑在线  字号:T|T

素有“神仙洞”的美誉

陕北建造窑洞,最早应该始于周代,半地穴式。秦汉后发展为全地穴式,就是现在的土窑。明朝中叶,开始用石块做窑面墙。清末民初,当地人仿土窑模式建起了石砌窑洞。现在也有用彩色瓷砖添窑面和分割厅室及上下两层楼房式的新窑洞,住着更加舒适宜人。陕北窑洞有靠山土窑、石料接口土窑、平地石砌窑多种,一般城市里以石、砖窑居多,而农村则多是土窑或石料接口土窑。陕北窑洞以靠山窑为最典型。它们是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往往数洞相连,或上下数层,有的在洞内加砌砖券或石券,以防止泥土崩溃,或在洞外砌砖墙以保护崖面。规模较大的在崖外建房屋,组成院落,成为靠崖窑院。延安窑洞的窗户也许是整个窑洞中最讲究、最美观的部分。拱形的洞口由木格拼成各种美丽的图案。窗户分天窗、斜窗、炕窗、门窗四大部分。黄土高原沟壑纵横,色彩单调,为了美化生活,窑洞的主人们以剪纸装饰窑洞。它们根据窗户的格局,把窗花布置得美观而又得体。窑洞的窗户是窑洞内光线的主要来源,窗花贴在窗外,从外看颜色鲜艳,内观则明快舒坦,从而产生一种独特的光、色、调相融合的形式美。

陕北窑洞大多依山而筑,占地少,建造成本低廉。窑洞隔音,隔热,保温,冬暖夏凉,素有“神仙洞”的美誉,是居家的首选。人们利用黄土的特性,挖洞造室修成的窑洞叫土窑洞,一般深7—8米,高3米多,宽3米左右,最深的可达20米。窗户有两种,一种是1平方米左右的小方窗;另一种是约3—4平方米的圆窗。其特点是冬暖夏凉。用石头作建筑材料,深7—9米,宽、高皆为3米左右的石拱洞,叫石窑洞。砖窑的式样、建筑方法和石窑洞一样,外表美观。一院窑洞一般修3孔或5孔,中窑为正窑,有的分前后窑,有的1进3开。窑洞一般修在山腰或山脚下的向阳之处,窑洞上面的脑畔多栽树木和花草。

记载着陕北人的精神品格

陕北这块土地有不同于其他土地特有的生活情态和文化色彩。对于陕北这块比较偏僻、落后、闭塞,生活延绵、古老、沉稳的地域来说,制约其社会发展,以及构成其生活情态的因素之中,文化的因素是主要的,政治和时代的因素相对来讲是次要的。文化是特色地域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和民族精神品格及其特定的历史嬗变等发生机制的综合效应构成的。通过这块土地及其无数微小生命的生活,体现出人类的生存发展之谜,显示出了独特魅力的文化色彩。

陕北人在性格气质和精神品格方面,具有粗犷、豁达、刚勇的气质,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的拼搏向上精神;顾全大局、团结奋斗的群体意识;深沉严峻地关注现实和历史,关注自身命运的人生态度与政治意识;顽强的生命力和理想精神;强烈的忧患意识、反抗精神、躁动情结和扩张心理,这就是陕北独特的生活情态与生存发展史。同时,这种独特文化又积淀和体现在陕北人丰富的深层心理世界中;积淀和体现在生命所系之地黄土高原上;积淀和体现在有着浓厚历史延绵感的无数微小生命的生活情态中;积淀和体现在陕北人民世世代代创造的精神结晶的民间艺术中。陕北人民绵延生动的生存发展史,构成了他们的心灵世界和精神品格。

窑洞保护任重道远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陕北窑洞是非常好的绿色建筑,她处在寒冷地带,冬暖夏凉,没有噪音、没有污染、没有大理石的辐射,是适宜这个地方人群生长的。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这种绿色建筑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打击,新房子盖成了四方块,在沟道里,在山塬上出现了用铝合金做的窑洞门。西安美院教授杨晓阳接受采访时曾说:“我有一个观点,一个地区的建筑首先是生存需要,其次是文化传统,二者是随着时代不同、需要的变化而变化,而不是随着外来文化的强势而没有道理的改变。我们讲的后现代主义追求的就是各个民族、各种文化、各个时代的并存。一个民族的文化不应该被另一个民族的文化完全代替。一个文化被另外一个文化代替了,就等于这个文化被灭绝了。因此,凡是适应陕北人、中国人生存需要的东西都要继续保留下来,并从中得到启示。窑洞古城的保护虽然只是陕北生土建筑的一个项目,但它牵扯着人与环境的关系,我们要深入研究人与房子的关系、人与建筑环境的关系。”

窑洞保护过程中最关键的是人们要有保护文化的意识。人的观念要回归到和谐共处、对古代文化和现代文明同样尊重的状态。有了这种意识,人们对待任何问题就都不会走极端。如果没有这种意识,即使不破坏窑洞古城也会破坏别的东西。

在转变观念过程中,最主要的是要转变政府观念,即决策者的观念。在保护古迹上,很多地方政府往往以财政紧张为由消极作为。但是,有钱应该保护得更好,事实上是有钱破坏更严重,可见关键是观念问题。另外,老百姓拆除窑洞的现象,也主要是由于政府不顾一切城市化的宣传导向而导致的。现在的农村很多都像城市居民区,根本不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状态。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映象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