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 今年步入打造制造业强市起步年
昨日,记者从市工信委年度工作总结会上获悉,2015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174.67亿元,同比增长6.6%;电子信息制造业快速发展标志着我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重大突破。
据了解,2015年,面对增速持续放缓的严峻困难和挑战,我市工业着力发展汽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大力推进渭北工业区、区县工业园区和中小企业服务三大平台建设,深入开展“千人包千企”服务活动,工业经济缓中趋稳、稳中有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市工信委积极落实惠企政策,2015年,共为全市418户企业兑现技术开发费抵扣所得税32.29亿元,为我市企业302个项目争取中省财政扶持资金6.92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企业效益也得到大幅提升。
2015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为52.8%,超过省考指标。2015年1—11月份,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62.11亿元,同比增长25.7%,高于全省52.9个百分点。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0户,其中新建企业13户,培育跃升企业127户,超出年度目标任务40户。在产业培养中,2015年,全市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迅速,同比增长79.7%。2015年8月,三星公司产值突破100亿元,成为我市第6个超百亿元的大企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标志着我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全面实施《贯彻〈中国制造2025〉实施意见》的起步之年。我市工业计划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工业投资增长8%,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户。
为此我市将通过政策、服务、园区建设、项目建设、规模企业培育等途径全力以赴稳定工业增长。同时,强力推进制造强市建设步伐:通过企业技术改造、两化深度融合、企业品牌建设等方式,提升西安工业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企业产品的品牌附加值,打造“西安制造”品牌;并重点培养汽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四个千亿级和医药、食品加工、新材料、新能源等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此外,还将抓好两化融合、智慧城市建设等信息化建设。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