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西安市财政工作将做好民生保障 强化支出管理支持供给侧改革(3)
服务经济——设立首期500亿元的西安合作发展基金
去年,在财力保障上,市财政统筹预算安排和存量资金等渠道,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和民生支出的资金需求。目前已有创业投资、军民融合、渭北产业、航空产业、科技创业、现代服务业等6只市场化运作的投资引导基金,规模超过78亿元,撬动产业投资超过380亿元。
去年,争取各类中省资金275.53亿元,较2014年增长27.2%。争取地方政府债券24.2亿元,置换债券325亿元,有效缓解了存量到期债务还债压力。筹集“扩投”资金40亿元,分两批统筹用于医院、学校、公交、水利、市政等36个促投资稳增长项目。落实“营改增”、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等优惠政策80多亿元。
市财政安排各类支持二、三产业发展资金34.2亿元,支持工业突破战略、服务业转型升级和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整合专项资金7.23亿元,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项目建设。
市财政综合运用股权投入、贷款贴息、奖励补助、融资引导和产业基金等方式支持产业发展,拓宽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渠道。股权投入资金累计达到14.59亿元,支持重点产业项目256个,带动社会资金投入185.56亿元。
同时,设立首期规模500亿元的西安合作发展基金,吸引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参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缓解融资难题。
财政惠民——民生支出超770亿元 增长15.1%
去年,以10件惠民实事为抓手,将85.6%的新增财力用于民生,全年民生支出770.44亿元,增长15.1%,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之比为84%。
我市去年全年教育及文体传媒支出140.49亿元,重点支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规划”、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免费开放,蛋奶工程、营养改善计划实现全覆盖。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94.99亿元,农村新合疗实现全覆盖,对居民大病保险试点按不同医疗费用档次给予50%-80%财政补助。财政用于城市建设资金124.55亿元,完成地铁建设投资30.37亿元,公交车辆购置、IC卡补贴、公共自行车建设投入15.35亿元。投入资金45.03亿元,大力支持治污减霾等民生项目,提升城市人居环境水平。三年来,市财政投入专项扶贫开发资金9.76亿元,是上一轮扶贫开发工作(2001-2010年)投入的4.1倍。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