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寻找书香社区”活动完美收官 为每个角落添一缕书香
书是滋润心灵的甘露,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社区作为最小的组织细胞,当一缕缕书香在这里飘起,就缭绕了整座城市,而一个爱书的城市,文明就有了支撑。本报与市文明办、市民政局共同举办的天地源杯“寻找书香社区”大型系列活动,用了整整8个月的时间,走进社区,寻访那些默默为书香社会建设添砖加瓦的个人、组织和群体。30余篇图文报道,记录下的是一缕缕书香;10余场阅读推广活动,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读书之乐。
很多人都在为书香社会添一缕心香
中国人真的不读书了吗?大半年寻访,西安市这个传承了几千年文明的古城不曾让人失望,一个个推广社区阅读的典范涌入读者的视野。
作为推广阅读的最小组织,同时也是活动的主体,社区的创造性在这次活动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蜕变成现代小区的村庄,怎样丰富回迁居民文化生活,长乐西苑社区的信息图书室规模不小。怎样让图书资源活起来?端履门社区的流动阅览车一下子扩大了居民的阅读覆盖面。读书不仅仅能丰富个人的思想,也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枫林绿洲的“图书交流站”除了能够免费置换图书,还搭建起了爱书者的交流平台……
一些民间公益机构也为推广阅读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纯山教育基金会的“悦读船长”项目培养更多会读书的志愿者,带领孩子们细读图书,掌握阅读方法。“天乐悦”读书推广协会注重以角色扮演和释放孩子天性的阅读,这个本是妈妈为自己孩子开始的探索如今已经吸引了阎良区的众多家长,仅家长义工就有40多位。东二环的“第二书房”是一家以家庭教育为主题的社区连锁图书馆,向周边社区家庭提供服务,1.5万本的藏书吸引了1000多个小会员……
还有很多人以一己之力,推广社区阅读。爱讲故事的妈妈们组织“晒耳阅读会”,故事是玩伴,阅读是老师;“丸子妈妈”利用网络平台义务为孩子们讲故事,深受孩子喜爱;在绿地小区,一间放满了韩语书的超市也令人眼前一亮,韩国老板说,越来越多的韩国人在西安安家,他想让这些人也能享受阅读……
原来,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仍有一脉传承的书香,把很多的人联系在一起。仍有形式不同的空间,感染着大家捧起书本,享受阅读。
这样的读书活动大家都很期待
阅读可以把盲人和健全人联结在一起,把励志典范和普通百姓联结在一起,把名人和回迁居民联结在一起,也可以把西安和藏区联结在一起……十多场主题鲜明的社区阅读推广活动,让人们发现,原来书还可以这样读,原来书还可以读出这样的味道。
一次声音的交流,搭起沟通的桥梁,省图的视障阅览室这天来了十多名中小学生,他们作为“声音志愿者”为30多名视力残疾人读书。孩子们的朗读、表演或许还嫌稚嫩,但视障读者们却毫不吝惜自己的掌声,还奉上了自己的朗诵。许多参与活动的孩子们都说,比起自己为视障人士所做的,对方渴望交流的热情真挚反而令自己获益匪浅。
一份特殊的书单,打开了一本特别的图书,这就是在南党社区开展的首场“真人图书馆”活动。别开生面的形式令现场“读者”记忆深刻,市残联干部姚伟讲述自己失去双臂却依然坚强前行的亲身经历,让人体会到“真人书”的别样魅力。不少读者反馈,虽然是头一次接触这种形式,但希望这样的“真人书库”能够不断充实,从交流中体会别样人生。
一场斗诗会,掀起了一股爱书热潮,这就是汉城湖畔的千人“端午斗诗会”。“书香社区”这一平台巧妙地把阳春白雪的诗会与最基层的社区群众联系在一起,在陈爱梅、商子秦这样的文化名人率领下,汉城街道普通社区居民组成的四个社区代表队走上舞台,成为诗会的主角。在汉城的古遗址上,当质朴的居民用陕西话,现场赋诗,吟诵出赞美家乡的诗句时,台下的观众不禁感慨“书香汉城孕育多才百姓。”
一次爱心义卖,化作藏区书香,在天地源枫林绿洲小区举办的这场活动吸引了近千名家长和孩子们。在广场上义卖旧书,然后将义卖款悉数塞进筹款箱,短短三个小时筹款三千余元。而明年春天,用这笔款项打造的“天地源图书馆”就要在青海玉树的藏区小区落户。
这些公益阅读活动,让更多的市民了解到推广阅读不仅仅是号召捧起书本,它可以与公益结合、与社区文化活动结合,在更多的领域培养群众的读书习惯,引导居民提升文化素养。
对书香社区的探寻告一段落,这股书香的传承却刚刚开始,由这一系列活动引发的对全民阅读常态化的思考,相信会带动更多个人和群体加入到阅读推广的队伍中。(记者 张奂雅 朱玲)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