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隋唐时期商业区大唐东市揭秘:买东西来源于“东市”和“西市”(4)

2015-12-27 11:51  陕西传媒网-三秦都市报  字号:T|T

东西两市贸易中心成就大唐繁荣

根据考古发掘的成果,与东市一样,西市遗址南北1031米,东西927米,有南北向和东西向均宽16米的平等街道各两条,四街纵横交叉成“井”字形,将整个市内划分成9个长方形区域。

“因为唐代时期,政府不允许在市以外的地方开办商店和作坊,东、西市就成为集中的贸易中心,什么生活用品、装饰品甚至奢侈品,只能到这两地买,后来买东西就成为购物、交易的代名词。”龚国强说。

再谈到东、西两市的区别,龚国强介绍,“就好像今天北京的王府井和西单,都是两个重要的贸易中心。”不过东市由于靠近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周围坊里多皇室贵族和达官显贵第宅,诸州、藩镇的驻京机构州邸或进奏院(也就是现在说的驻京办事处)分布于东市附近,市场经营的商品,多为上等奢侈品,以满足皇室贵族和达官显贵的需要。

而西市距离唐长安丝绸之路起点开远门较近,周围坊里居住有不少外商,从而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贸易市场。这里有来自中亚、南亚、东南亚及高丽、百济、新罗、日本等各国各地区的商人,其中尤以中亚与波斯(今伊朗)、大食(今阿拉伯)的“胡商”最多,他们多侨居于西市或西市附近一些坊里。

“但这些大部分说法都是根据文献记载的,是否准确我们也无法考证,但此次东市出土的遗物中,一块虹化玻璃残片,这是一种表面有镀膜的玻璃,并非唐代我国制造的玻璃,应该是沿着丝绸之路而来的外国玻璃器皿残片,所以东市也是有对外贸易的。”龚国强说。

根据史料记载,东市内当时除了店铺外,最中间的地方还设有管理机构和中央派驻机构。“因为市场规模庞大,店铺数量居多,所以为了保证正常的交易秩序,当时不仅设立了市署这样的市场管理部门,还设立了平准署,常平仓等。”龚国强介绍,所谓平准署,就是市场上的价格杠杆,主要是监测监督,而常平仓则是调节物价的粮仓,是南方的粮食运过来堆放于此,到荒年的时候,防止商人囤积居奇,用来平抑粮价。

东市和西市各在朱雀街两侧相同的位置,左右对称,各处在皇城外的东南方和西南方,占地面积大致相等,都是大唐的经济贸易区,铸就了大唐的繁荣盛世。

城市建设与考古并不矛盾

根据考证,在本世纪初期,东市遗址所在的区域,还都是一片棚户区,然而近几年来,西安市区内的建设吐火如荼,早已一改多年前的面貌,没有一处不高楼林立,这给考古挖掘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如今东市能发掘的区域基本已经没有了,在现有的发掘区域北边,靠近太乙路、友谊路口的一块空地,是仅存的一块区域,后期我们将会进行挖掘。”龚国强说,可以算得上是抢救式的考古工作,保护一点是一点,再不保护的话连这一点都没了。

而对于进一步的挖掘保护,李春林则认为,“我们也一直与西安市政府、市文物局进行协调,希望能给考古人员一个工作的条件和空间。”

“把重要的地方保护起来,其他地方盖高楼、搞建设做什么都行。”龚国强希望尽可能的在仅存的区域多发掘一些文物,日后建个博物馆之类的,也是大唐文化的一种传承,“日后再提起西安,那我们遗留下来的不仅就是大小雁塔、明德门之类的,还有大唐东市。”(实习记者 李梦倩)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市文物局组织召开全市文物舆情处置工作形势研判会

2015-12-26 21:13阅读

西安市第一保育院小小篮球队胜利收官

2015-12-25 17:00阅读

西安市第二保育院接待全市幼儿园园长安全与应急管理培训班参观交流

2015-12-24 17:00阅读

西安市文明办发两节倡议书:节日守公德 欢乐讲文明

2015-12-23 13:46阅读

西安市盲哑学校开展环保主题教育活动

2015-12-22 16:00阅读

西安地铁内禁止乞讨 发现乞讨者可打965916举报

2015-12-21 11:54阅读

宝鸡一毕业生讨毕业证6年未果 文教局:正在积极解决

2015-12-19 10:1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