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5万摩的陷入困顿 屡禁不止又不可或缺
不管是摩托车还是电动车,也不管是两轮还是三轮,只要载客,都被称为“摩的”。多年来,西安多部门不断开展遏制摩的非法营运的整治行动,但一直禁而未止。摩的背后,是怎样的江湖?存在多年的摩的该何去何从?
记者从2014年开始深入接触摩的司机这个群体,曾经有过深入交谈的摩的司机不下30人。据记者了解及“业内人士”介绍,西安市共有摩的接近15万辆,涉及到十几万人的生计。
谁坐摩的?
上班族早高峰时段靠它赶时间
坐摩的的人,多半都是坐车难又赶时间的人。
在地铁2号线会展中心站雁展路出口,几乎每天早高峰都有二三十辆摩的等座,类似“文化大厦,还差一位”的喊声不时响起,道沿下是两轮电动车,道沿儿上是三轮电动车。
所谓“文化大厦”,包括了曲江文化大厦、陕西文化大厦、西安建设大厦。这一带写字楼非常集中,尽管着急上班的白领不停催促,三轮摩的一般也要拉满4人才肯走,拉满一趟20元到手。地铁站每隔几分钟就要出来一拨人,从上午8点到9点,生意火爆。
在西安建设大厦上班的陈晨(化名)是乘坐者之一。为啥不坐公交车?她说,是有一辆161路公交能直达,但她从来没有挤上去过。早高峰时期,沿线三四座写字楼里的人都靠这辆中巴车运过去,运力和人数相比实在太悬殊。不到三公里的路程,天天打车太贵,走路过去太远,公交挤不上去,公共自行车基本抢不到,只有摩的能解决问题。
这些上班族,不怕下雨下雪,最怕的就是出了地铁站,摩的没有了,那意味两个字:迟到!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