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将打造“123560”城市空间新格局(2)
加强西安港建设,申建陕西(西安)自由贸易园区
未来五年,我市还将系统推进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同步推进科技、产品、管理方式和商业模式创新,深入推进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和国家军民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最大限度激活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深化全方位开放合作;加强西安港建设,申建陕西(西安)自由贸易园区,推进开放合作载体建设;提升城市外向度,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分工,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和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构筑协调发展的城市空间新格局
强主任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市还将构筑协调发展的城市空间新格局。以高端化的城市业态、现代化的城市形态、特色化的城市文态、优美化的城市生态“四态合一”的规划理念,构筑“一轴双城、三个副中心城市、五个城市组团和60个重点特色小城镇”的“123560”城市空间新格局。
“一轴”即以渭河贯穿东西为轴,稳步打造沿渭河景观带、生态带和产业带。“双城”即渭河以南为中心城区,重点优化和提升城区功能,打造国际化大都市核心区;渭河以北规划建设渭北新城,打造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城市新区。“三个副中心”即要继续推进阎良、临潼、户县三个副中心建设。“五个城市组团”即周至、蓝田、高陵、常宁、洪庆等5个城市组团。“60个重点特色小城镇”:在全市规划建设一批旅游、物流、都市农业、健康休闲小城镇。
更加注重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未来五年,我市还将强化城市文化的先导性和引领性功能,巩固和发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积极开展文明区县、文明村(社区)镇(街办)、文明单位及道德模范、见义勇为等先进典型评选、奖励和宣传工作,提升居民道德素养。全面保障改善民生,将更加注重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着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全面开展涵盖高中阶段的13年义务教育。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十三五”期间,我市还将加强秦岭北麓生态保护,加快改善水环境。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进一步加大对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环境污染、噪声污染和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完善现代产权制度。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以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治理体系完善和公共安全体系健全为工作重点,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城市综合管理体系建设,更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