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正式出台《关于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意见》(2)
落实质监部门安全监督管理责任。质监部门依法对特种设备相关单位、人员实施行政许可,督促其履行法定义务。指导、协助相关行业管理部门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的行业监督管理责任,组织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联合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定期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开展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对违法违规行为实施责任追究。积极推进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地方标准的制定和修改,推进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标准化,提升监管水平。
落实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完善并严格落实岗位责任、隐患治理等安全管理制度。作业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上岗,对作业人员进行定期教育和培训。
按时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申请,保证特种设备在检验合格有效期内使用。未经定期检验合格或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对使用的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要认真履行技术监督把关和技术服务支撑职责,要严格依法依规进行检验,行业管理部门要抓好化工企业、气体充装企业等行业重点单位及学校、医院、车站、商场、体育场馆等行业重要场所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督促相关单位排查消除安全隐患,对重大安全隐患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杜绝系统性、区域性安全问题的发生,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应及时通报质监部门。
加强特种设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西安市级建立全市96333电梯安全运行监控中心,承担全市电梯事故应急救援指挥,设立电梯应急救援96333专线电话,安排专职人员24小时值守,在接到电梯困人报警后,监控中心通过准确定位,迅速启动应急响应,调动三级应急救援力量,实施快速应急救援,形成全覆盖、专业化、社会化的电梯应急救援机制。各区、县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要将特种设备应急救援纳入辖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体系,制定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每年组织应急救援演练并不断修订完善预案。加强应急救援专家队伍建设,加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建设,配备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加强应急救援演练和培训,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推动老旧电梯更新改造。按照《西安市老旧住宅小区更新完善工程实施方案》的模式,推动老旧电梯更新改造。由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牵头,建立社会救助和服务体系,推动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市建委、房管局等相关部门研究制定资金补助办法,由市、区财政分担资金,按照“先急后缓、先出资后改造、先改造后补贴”方式给予资金支持;建立紧急动用房屋维修资金绿色通道,简化程序,对已设立房屋维修资金的项目,检验检测机构及时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并出具《特种设备检测意见通知书》,推动维修、改造更新存在安全隐患的电梯。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指导“三无”老旧住宅的业主成立业主委员会,引入物业管理,不能引入物业的,由业主委员会或当地社区居委员会自治管理。
每年以“打非治违”为主题,持续开展电梯安全整治,开展三至五次电梯安全大检查。实施维保单位和维保合同电子化管理,严格审查作业人员,杜绝非法承包、转包电梯维保业务。对维保单位资质条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现场安全管理、质量投诉的处理等29项内容进行检查,加强维保质量监管。开通 “96333”专线电话,24小时值守,建立了一级响应为主、二级响应为辅、三级响应为保障的电梯三级应急救援网络。截止9月9日,共处置电梯故障困人事件1941起,其中困人1150起,故障791起,解救被困人员2534名。平均每天处置故障33起,解救被困人员43名。平均救助时间在19分钟之内,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水平。(记者 董芸)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