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陕西文化遇上“互联网+” 深度融合创造新生态(2)

2015-08-28 21:25  兵马俑在线  字号:T|T

“陕派文化”进驻新媒体

自从在央视春晚上走红全国,著名相声演员、西安青曲社班主苗阜就一直惦记着要“中兴西北相声、推广陕派文化”。8月26日,由青曲文化和百视通网络电视公司合作开发的“陕派文化新媒体公共服务平台”举行了开通仪式,9月中旬就将在IPTV正式上线。“我们不光是通过IPTV向全国4700万户观众推送陕西文化,还打算通过互联网、手机APP进行广度宣传。”当日,苗阜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我们需要从陕西文化中寻找具有代表性的符号、元素,用合适的艺术形式进行包装,再用新媒体的手段把它传播出去。”文化底蕴厚重、发展脉络清晰、看似粗犷实则细腻、可持续和传承生命力强劲,这是苗阜为“陕派文化”总结出的几大特点。

“陕派文化新媒体公共服务平台”目前正处在测试阶段,苗阜表示希望能够深度挖掘陕西地域传统文化,将其与新媒体结合,更好地在全国进行推广。“这个平台里规划了几大板块,有青曲社的自有节目,有关于陕西的一些文化访谈,还策划了一些陕西风格的栏目剧,会用曲艺、相声等更幽默有趣的形式介绍陕西美食、地理地名知识等,还计划依托陕西高校资源推出一个陕西人自己的大型讲堂终南文化论坛。”

微信公众号“组团”点赞西安

其实不只是阿齐和苗阜,有无数媒体人、文艺工作者每天都在微博、微信和网络上推介着陕西、西安。微信公众号“陕西忒别忒”上周刚刚推送了一篇文章,题为《世人谓我爱长安 其实只爱长安某某某》,从西安古色古香的千年建筑、周秦汉唐的历史故事到现代时尚的文艺清新、学风醇厚的高校学府、特色忒色的美食小吃,一一历数。“陕西忒别忒”编辑王欢告诉记者,“我们推送的内容绝大部分都是原创,很多隐藏在西安街头巷尾、不为人知的特色小吃、苍蝇馆子都是一家一家去找的……西安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现在也一样拥有浓厚的文化氛围,我们希望西安年轻人也能增强文化自信,说起现代艺术,不是只有北上广。”目前,“陕西忒别忒”已创造了一条微信阅读量超过10万的纪录。 不少身在外地的西安人也经常在朋友圈里推送有关陕西文化的内容。30多岁的赵先生是西安人现家住上海徐汇区,他就是“老妖带你吃西安”的拥趸。“虽然我常住上海,但是我希望能让身边的朋友们多多了解西安,有空去西安体验一下。”

此外,西安图书馆、西安美术馆、西安音乐厅,甚至西安的各级区县政府、机关都拥有微信公众平台,都在推介古老的西安文化,以及崭新的西安形象。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博士后、青年学者石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文化创意产业是将现代思维、理念和技术手段与历史结合,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而‘互联网+’具有新颖的载体、新颖的定位和新颖的形式,如果能与陕西文化碰撞、深度融合,一定能焕发出新的活力,让更多外地人、年轻人了解西安、了解陕西。”

名词解释

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它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旅游职业中专 2015——2016学年度第一次教工大会召开

2015-08-28 17:05阅读

西安市育才中学召开第七届教代会第二次会议

2015-08-28 10:00阅读

共青团西安市教育局委员会顺利召开直属单位共青团和少先队年中总结交流会

2015-08-27 18:06阅读

关山馍馍有种特别的“香酥”

2015-08-26 17:26阅读

西安市公布推荐的第一批19家中小学研学旅行旅行社

2015-08-25 18:18阅读

西安中院“打击和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周”活动

2015-08-24 20:40阅读

西安市10月底前将建成5个规范的煤炭交易市场

2015-08-24 08:3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