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多式联运监管中心在西安国际港务区正式揭牌
6月15日,西安多式联运监管中心在西安国际港务区正式揭牌,标志着“西安港”又添新的功能支撑和强劲发展动力。
西安多式联运监管中心位于西安综合保税区内,占地120亩,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查验区、整车检测区、集装箱堆场、检疫处理区和综合办公区,建筑面积9.13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超过3.2亿元。
西安多式联运监管中心建成后将依托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公路港,为各种运输方式的货物进行换装、仓储、中转、集拼、配送等一体化作业,通过整合监管资源,优化监管流程,实现进出口物流货物高效运转,达到“监管优化、效率提高、成本降低”的目的,进一步夯实了国际物流中转枢纽港的建设,以及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基础。
【西安港“进化史”】
*2008年4月6日,西安保税物流中心项目启动申报工作,标志着西安国际港务区与西安海关长期而卓有成效的合作共建拉开了帷幕。
*2013年9月,西安综合保税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并于12月封关运营。园区发展步入了快车道,截至2014年底,已累计实现进出口贸易额17亿美元,其中2014年实现6亿美元,同比增长23%,在全国已封关运营的31家综合保税区中排名第23,位居中游。
*2014年10月,位于西安综合保税区内的西安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目前开展了跨境直购进口业务和一般出口业务。截至今年6月11日,西安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平台累计进出口通关137000余票,货值约167万美元,其中4月10日单日跨境出口突破1万单,预计全年实现跨境出口突破500万单。同时,国家一类口岸获批,以及“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
* 2014年底,“西安港”国家代码(61900100)和国际代码(CNXAG)获得认可并启用。“西安港”真正以“国际港口”的身份纳入了国家综合交通运输统计体系和国际贸易与运输体系,成为国际联运体系的“始发港”和“目的港”。(记者 秦骥 )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