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青少年事业发展规划发布 推动健康成长、科学发展
为进一步促进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推动西安市青少年事业科学发展,由西安市青少年工作委员会编制的《西安青少年事业发展规划(2014—2016年)》昨日发布,规划分六部分阐述了我市青少年事业发展的现状、总体目标、主要任务、主要措施、工作保障及监督评估等。
指导家长保证少年儿童每天10小时睡眠
2010年西安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市常住人口中青少年(7—40岁)人口共有465.9万,占全市总人口55%。长期以来,全市各级党政部门、群团组织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全市青少年生命健康保障不断加强,青少年学习教育环境不断优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深入,青年就业创业服务等不断增强。未来几年,我市青少年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为用“中国梦”的远大理想和目标凝聚青少年,以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为核心,结合西安市加快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客观实际和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实际需求,提升西安市服务青少年发展的科学化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科学发展青少年事业,让青少年快乐健康成长。
我市将全面开展青少年生命健康教育,规划要求,卫生部门每年要有针对性地编纂和出版青少年健康普及读物;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和学校要广泛开展灾害逃生、伤害自护、防恐自救训练,加强对青少年生殖健康、防范性侵教育,提高青少年的自护能力。妇联要指导家长保证少年儿童每天10小时睡眠和一定的休闲娱乐时间。卫生、体育部门要研究建立我市地域性青少年体质体能和运动锻炼标准,探索健全青少年体能健康和疾病预防的监测机制,每两年通报一次。
到2016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
大力开展青少年群众性体育活动,引导青少年每天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体育部门要倡导青少年科学健身,定期举办青少年不同项目的体育运动会,引导激励青少年踊跃参加体育锻炼;加强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网络体系建设,加快各类体育场地免费或优惠向青少年开放。各级各类学校要保证学校运动场(馆)对学生全面开放,逐步建立节假日向学生免费开放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现有场地的作用。
市文明办、团市委、市妇联、市教育局及相关部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完善青少年道德教育体系建设,通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民族团结、党史国情等主题教育活动,帮助青少年牢固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部门要通过政府、社会等渠道,扩大教育总投入,重点加强郊区、乡村学校的建设;在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的基础上,加快扩大高中阶段的优质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大批高技能专业人才,让每个青少年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力争到2016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
帮助万名青年参加职业培训
规划还要求,要加强青少年就业指导,鼓励企业积极开展青年职业生涯导航计划,引导青年科学规划自身的职业发展道路;探索不就业青年群体的教育引导方法和途径,力争消除“啃老族”“宅居族”现象。人社、教育等职能部门和工青妇组织要不断完善青年职业见习制度,创建青年职业见习基地300个,帮助1万名青年参与见习。建立规范的青年职业培训制度,发挥青年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作用,帮助1万名青年参加职业培训;建立大学校园职业指导站50个,力争大学生职前培训比例接近100%。人社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建立青年择业就业信息服务机制,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及时准确地汇编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力争3年内服务覆盖率100%。
初中生全年累计参与志愿服务不少于20小时
为拓展青少年社会参与的领域,规划要求,共青团及相关部门要推动学雷锋活动机制化、常态化、时代化;坚持开展“文明小公民”“手拉手”“雏鹰争章”“三下乡”等卓有成效的道德素质实践活动;激励青少年参加志愿服务积极性,力争达到青少年的参与率80%以上;强化青少年志愿服务意识,力争达到初中学生全年累计不少于20小时、高中学生不少于30小时、青年不少于40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间;全面落实《陕西省志愿服务条例》,规范开展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切实维护志愿者、志愿者组织的合法权益。
保证青少年平均每天享有闲暇时间不少于2小时
在民生领域,规划要求,房管部门要关注青年的住房困难,探索外来务工青年、无房适婚青年、多代同室居住青年的租房、购房帮扶办法,制定廉租房、经适房、公租房等向青年倾斜的住房保障政策。帮助家长转变生活观念,保证青少年享有平均每天不少于两小时的闲暇时间。在文化领域,规划要求要加大对青少年文艺演出的政策扶持力度,每年至少举办1次较大规模的综合性青少年文化交流展示活动;扶持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每年实施50场次以上;积极引导和规范青少年的网络行为,开展“戒除网瘾”教育活动。在维权、预防犯罪领域,规划要求,市司法局、市公安局要研究制定社区乡村青少年权益和预防违法犯罪的指标体系,并逐步建立青少年危机监测干预机制;社区要成立“青少年帮教基地”,开展涉罪未成年人的社区帮教;市青少年工作委员会要积极推进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工作体系建设,减少未成年人参与恶性犯罪的比例,把未成年人犯罪占未成年人人口的比例控制在万分之十以下。
将建立西安市青少年事务综合服务大厅
为实现青少年工作新突破,在规划实施方面,我市将建立西安市青少年事务综合服务大厅,实时接待办理团员青年组织关系接转、青年就业创业培训信息咨询、青年社会组织孵化、青少年志愿服务等事务,实现青少年事务常态化、显性化服务。研究建立青少年发展指标体系,将其纳入政府部门统计序列。市青少年工作委员会还将根据监测评估报告,定期编撰西安青少年发展白皮书,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