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高度关注西安市秦岭北麓违建整治工作
我市强力推进秦岭北麓违法建筑整治工作引起了新华社的高度关注。11月16日、17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连续刊发两篇报道。报道称,西安市对秦岭北麓违法建筑的处置坚持于法有据、程序合法,彰显法治权威,经验值得推广。
秦岭北麓违法建筑对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西安市委、市政府本着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以坚决的态度、实际的行动依法治理,强力推进秦岭北麓违法建筑整治工作,截至13日,违建整治工作已提前完成。连日来,新华社“法治中国”西线调研小分队记者,来到秦岭地区,对我市秦岭北麓违建整治工作进行了细致深入的采访,既感受到西安市推进违建整治的决心,也总结出西安依法行政的经验。
新华社记者在户县五泉村二组看到,违法租用2.39亩林地建成的违建被依法拆除。在周至县九峰镇耿峪村,违法占用3亩林地建设的2栋违建也被拆除,建筑垃圾正在清运。当地干部群众向新华社记者反映,党委政府下决心拆除违建,敢向“硬骨头”叫板之举,让人拍手称快,彰显了法治的权威。
今年下半年以来,西安市委、市政府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调查组,在全面排查基础上,加快治理秦岭北麓违法建筑,同时明确表示:决不能含含糊糊,决不能模棱两可,必须旗帜鲜明、态度坚定、行动坚决,不搞变通,不打折扣,以有力的措施,依法加快推进,确保如期完成整治工作,结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报道称,西安市对秦岭北麓违法建筑的处置坚持于法有据、程序合法,确保在法律框架内加快进度。对违法建设行为下达行政处罚决定后,确保被处罚人的行政复议权、行政诉讼权。复议机关对复议申请优先审查,优先答复,优先进行复议;对复议不服的,告知其依法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力和时间。法院受理诉讼后,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快立、快审、快结,达到依法加快整治违建的目标。严格执法的同时,相关区县抽调60名领导干部组成工作组,面对面宣讲法律、解释政策,化解对立情绪,维护社会稳定。
在依法处置违法建筑的同时,西安市相关部门按照“人事双查”原则,由市纪委牵头,规划、土地、林业等部门和相关区县对违建项目逐一核查,查清审批建设过程各环节的责任人,目前已对调查处置过程中查明的违纪违规人员依规依纪作出处理,110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90人行政处理。
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安大学教授李佩成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西安下决心拆违建,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这个行动应该推广到全国。” 新华社记者认为,各地违建问题如此普遍,全面清理正当其时,秦岭北麓依法拆除违建的司法实践,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