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西安市实施“尚德西安”道德实践系统工程

2014-09-03 18:55  兵马俑在线  字号:T|T

今年以来,我市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城市道德内涵,全面实施“尚德西安”道德实践系统工程,扎实推进核心价值观宣教活动、诚信建设制度化、志愿服务制度化、道德模范评选表彰、“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等重点工作落细落小落实。

宣教活动 讲好中国梦的西安故事

在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方面,我市深入开展“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中国梦”系列主题活动,讲好中国梦的西安故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挖掘各种重要 节庆日、纪念日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举办庄严庄重、内涵丰富的群众性庆祝和纪念活动,针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新中 国成立65周年和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等重点节日开展纪念活动。

去年以来,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在全市组织开展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宣讲活动,并面向普通市民群众征集宣讲线索和富有教育意义的典型故事。2013年参加宣讲的超过800人,其中年龄最大的73岁,最小的21岁。

今年2月25日,市委宣传部面向全市群众征集宣讲线索,招募群众宣讲员。市、区县各级宣讲团吸纳宣讲员千余人,其中年龄最大的76岁,最小的9 岁。他们当中有群众公认的劳动模范、岗位标兵,更多的是“草根”市民,既有来自一线的基层干部、社区民警、人民教师,也有自主创业的企业家、科研人员、在 校学生和普通农民,还有环卫工人、文明引导员以及退休职工,体现了广泛的群众性。

从普通群众中选拔宣讲员,从日常生活中发掘正能量,用普通群众的典型故事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素材,使市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加形象具体的认识。

志愿服务 全市志愿服务人数超过77万人

近年来,西安市坚持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学雷锋 三关爱 大西安全城联动”品牌活动为载体,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努力推动志愿服务做到基层、做进社区、做进家庭,切实提升城市文明的道德内涵,让市民在文明创建中切实受益。

打造“学雷锋 三关爱 大西安全城联动”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多次组织召开志愿服务工作推进会、志愿服务专家座谈会、民间志愿组织与媒体见面会; 主动回应市民新期盼,组织千余支社区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家电维修、亲情陪伴等志愿服务;围绕治污减霾、缓堵保畅、城市精细化管理等重点工作,组织 2000支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文明引导、平安建设、环境保护等志愿服务活动。

截至目前,我市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达3062个,志愿服务人数超过77万人,约占全市常住人口9.3%。市文明办联合市民政局等部门推进社区 志愿服务制度化。去年在600个社区建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今年又重新规范提升了529个社区志愿服务站。推动志愿者依托全国志愿者队伍建设信息系统(中 华志愿服务网)开展注册工作。目前,我市已有6万余人录入注册志愿者数据库。西安义工网、西安文明网、市志愿者联合会QQ群等网络平台,及时发布志愿服务 需求信息,解决志愿服务需求对接“最后一公里”问题。在城市街头建立13个志愿服务驿站,为市民和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开展活动提供便利。

诚信建设 10部门联合发布诚信“红黑榜”

把推进诚信建设制度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贯穿和融入“尚德西安”道德实践系统工程之中。建立全市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平 台,公布诚信“红黑榜”,通过政府公布、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手段,培育“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诚信文化,营造“奖励诚信、约束失信”的社会环境。

市文明办与16家职能部门建立了诚信建设制度化联席会议制度和联络员工作会议制度。同时,积极开展“文明信用农户”、“诚信文明农家乐”、“文 明诚信市场”、 “文明诚信企业”等诚信行业创建活动和“诚实劳动、诚信经营、诚敬做人”主题创建活动。7月31日,市文明办组织10部门联合举行了西安 市诚信“红黑榜”首次集中发布活动。现场公布红榜企业703家,黑榜企业43家,“执行老赖”自然人17名,失信被批评的导游1人、车辆4台。中国文明网 要闻播报在网站首页滚动刊播,新华网等70多家网站相继转载,引发社会的高度关注与热议。

此外,市文明办还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通过经典诵读、道德讲堂、长安大讲堂等群众性教育平台,融入诚信主题,培育诚信理念。

典型评选 两年中4人当选全国道德模范

西安建立了先进典型的评选表彰机制,整合“身边好人”、“最美青年”、“最美家庭”、“十大孝子”、“百姓英雄榜”、“凡人善举”等评选,设立 “善行义举榜”。启动了“西安好人”评选表彰,市文明办联合西安警备区、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西安日报社、西安广播电视台等单位每月评选“西安好 人”,设立“西安好人榜”,向社会集中展示近年来我市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涌现出来的“西安好人”“陕西好人”“中国好人”。

在全社会崇尚道德的示范引领下,2013年至今,刘华国、王振治、丁水彬、沈星等4人先后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贾合义、刘波等12人荣获全国 道德模范提名奖;西安市先后有36人荣登“中国好人榜”;33人先后获得陕西省道德模范称号;11人获得陕西省道德模范提名奖,数量之多居全省之首。

同时,在全市开展道德模范进村镇、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等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讴歌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和崇高品质,在全市营造尊重道德模范、学习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

公益广告 200余幅农民画作为通稿在全国推出

走在西安街头,你会发现,“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和“中国梦”主题宣传活动的宣传海报随处可见。公益广告地铁专列和公交专车更使人耳目一新。市民说,公益广告能潜移默化人,在引导人向善、文明有礼方面能起到很大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各类围墙(围挡)类公益广告约69000余块,刊载面积43万平方米。全市230块大型LED电子屏全天候滚动播 出公益广告;全市11215辆出租车,全部在车顶部LED显示屏播放公益广告;全市49个城市广场,设置“讲文明 树新风”公益广告展板3125块;全市 主要干道设立单立柱巨幅广告145块,刊载面积约1.8万平方米;市文明办将公益广告宣传与“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交通”等结合,在全市各大 餐饮企业、旅游景点、交通路口设立张贴公益广告宣传展板、提示牌近5000处,全市各类交通运载工具、楼宇电视等刊播公益广告近10万条。

此外,我市还创作了一大批优秀农民画公益广告作品,其中200余幅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作为通稿在全国推出,占通稿量的六分之一。中国文明网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专栏刊登48幅,占同期作品总量的五分之一。户县农民画公益广告还在纽约时代广场播出,受到中宣部、中央文明办高度评价,我们在全国 介绍了经验。全县先后有12名农民画家被中国公益广告艺术委员会聘为委员,带动文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实现了文化文明共振共促。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核心价值观内容进课堂进教材

市文明委进一步推动西安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系统工程,2014年-2016年将通过理想信念工程、道德实践工程、素质教育工程、成长环境工程四项工程,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未成年人讲道德、守道德,树立远大理想。

通过“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的中国梦”、“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等各种实践活动,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同时,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纳入中小学德育教学内容,使“24”字基本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利用微博、QQ群、网络、广播、宣传栏等宣传 “三关爱”活动。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和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百万学生“小米粒”活动,倡导厉行勤俭节约;开展“小葵花”志愿 服务活动,“拒绝雾霾,争做环保小卫士”活动,“缓堵保畅·小斑马线”行动。

同时,本着用优美的环境塑造人的目的,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群团组织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强化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引导 西安地区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中小学生集体参观一律实行免票。组织未成年人参与“我们的节日”经典诵读活动。在青 少年中开展“我是小小科学家”、“礼仪工程”等活动。完善区县学校、幼儿园留守儿童学籍档案;规范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

节俭养德 把节俭节约原则纳入文明创建活动中

深入挖掘、广泛宣传历史上俭以养德的著名人物和动人故事,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戒奢克俭的优良传统, 使俭以养德的理念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 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同时,各区县、各系统广泛开展“节约之星”评选活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推广厉行节约的先进人物、示范单位和经验做法,让节俭节约在全社 会蔚然成风。

市属新闻媒体会同市发改委等部门,设立曝光台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专栏,开展“曝光泔水缸行动”,发动市民随手拍摄曝光浪费粮食现象;各网站将开设专题网页,曝光铺张浪费的典型案例,形成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奢侈浮华的强大舆论。

在开展社会监督上,各区县组织人大代表到窗口单位和公共场所巡视检查,对节俭节约状况作出评估,形成人大代表参与社会治理的长效机制,并组织市 民代表和志愿者深入社区、学校、食堂、宾馆、饭店、景区、工厂等场所,引导服务员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劝阻浪费行为。同时,市文明办把节俭节约 原则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及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评价体系和创建活动中,加大评估考核力度。

此外,我市还将开展“资源循环利用行动”,推广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促进垃圾分类回收利用,严格执行“限塑令”,减少过度包装;开展 “绿色照明行动”,严格控制景观过度照明,支持推广LED照明产品,逐步淘汰白炽灯;开展“节能利民行动”,引导消费者购买1.6升及以下低排量及新能源 电动节能环保汽车,加快推行绿色交通和“9·22无车日”活动;开展“一张纸献爱心”活动,倡导市民收集废旧纸张和书刊,将售卖所得款项捐赠给慈善组织专 项账户,救弱扶困。

文明引导 文明旅游宣传进区县、进高校、进社区

以“文明是最美的风景”为主题,以提高市民游客文明素养为突破口,坚持出境游与国内游一起抓,宣传教育、志愿引导、行业服务质量提升、专项引导四位一体开展文明旅游行动,全力推动公民文明旅游素质提升。

宣传教育方面,在游客密集场所LED屏持续播出、刊登文明旅游公益广告。印制文明出游张贴画,在全市相关窗口单位和A级景区、星级宾馆、旅行 社、旅游咨询服务中心醒目位置悬挂张贴,形成文明旅游的宣传窗口。同时,通过新闻媒体对不文明的旅游行为和典型事例进行曝光和批评。此外,还将开展文明旅 游宣传“三进”活动,将文明旅游相关内容作为本地市场旅游宣传推介的重点内容之一,使文明旅游宣传进区县、进高校、进社区。

志愿引导上,组织志愿者深入各旅游景区开展志愿引导行动,面向全市旅游从业人员及游客,开展“十不”行为规范宣传活动,把“十不”行为规范写进 导游词、解说词,提升文明旅游水平。在全市A级景区组建旅游行业志愿者服务队伍,重点做好节假日文明出游的宣传和引导。在全市旅游行业大力推广临潼区“垃 圾换矿泉水”活动,引导各旅游企业和广大游客,从我做起,自觉成为文明传播者。

我市还以社区为主阵地,通过张贴宣传画、开展知识讲座、悬挂横幅标语等多种方式,加大对市民群众文明出境游的宣传教育力度。今年“十一”黄金周前,将在临潼、曲江、莲湖、碑林等区县和开发区集中开展“文明出境游”万人签名征集活动。

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系列重点活动的开展,我市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了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贯彻到了 “法治西安”建设全过程、融入社会治理之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西安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激励全市人民为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和丝 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而努力奋斗。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市8月好人榜出炉

    2014-09-01 16:17阅读

    西安市“六抓六促”大力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

    2014-08-31 00:10阅读

    铜川区号将与西咸共用变身029 开通城际公交线路

    2014-08-28 14:24阅读

    西安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让教育彰显公平之美

    2014-08-27 16:03阅读

    外地女学生西安丢钱包 好心人出钱送她去打的

    2014-08-26 17:32阅读

    西安交通大学4000余名大学新生将接受军训

    2014-08-26 09:30阅读

    西安教育电视台全力备战新学年

    2014-08-25 12:0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