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市场 阅读当心文字污染
莎士比亚曾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然而,阳光般的图书市场,近年来也暗藏着“黑色角落”,盗版书籍和粗糙的“伪劣”书籍成了无良商人牟利的途径。“盗版”无疑是图书市场的一个顽疾。如今,很多地方都充斥着多种盗版劣质书籍,这些书大多纸张粗糙、部分页码字迹不清,甚至还有错别字。在市区火车站和社区市场附近的小书店里,记者看到前两年受热捧的历史小说《明朝那些事儿》被盗印成厚厚的合集本,标价118元,却只卖30元;打着李敖、莫言、易中天等名人名号的全集,售价在20至30元之间;《跳大神》《超级民工》等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小说书名,配着衣不蔽体的性感动漫人物封面,堂而皇之地摆在书架显眼位置吸引眼球;还有些包装精美、看上去与正版书籍毫无差别的“高仿”书籍,以标价的一半价钱销售……种种现象都在向我们印证着盗版书籍的猖獗和无孔不入。
相对于假物质产品显而易见的危害,文化产品对消费者的伤害显得更为隐蔽,甚至不易察觉。粗制滥造的各类盗版图书和“黑心”出版商出版的低劣图书,不仅仅使图书市场变得混乱,同时也影响了很多读者,尤其对青少年读者的危害更为深远。“盗版书籍对学生的危害很大,其中一些错字和错句给正在学习中的青少年造成的不良影响相当大,长时间阅读这些书籍会使学生在写作时语言极不规范、错字满篇。”姜城中学语文教师杜西鹏说,有一些打着“精选”旗号的名著和古代文学书籍,常常因其只节选其中一部分,使学生不明白文章背景,体会不了其中内涵,造成了对名著、名篇的错误理解。谈到近年来十分流行的网络小说书籍,杜西鹏说:“这些图书质量参差不齐。很多老师都发现,近年来盗墓、玄幻、穿越等类型的小说在学生中非常流行,甚至有些学生在上课时也将这些书籍捧作‘课本’。
这些书籍内容大多毫无营养,有些作为娱乐书籍看看也无妨,但有些书籍内容粗俗甚至涉及暴力和成人话题,对心理和生理都正在走向成熟的青春期学生来说危害严重。”
家住经一路的市民赵先生告诉记者,离自己家不远处有一家小书店,这家店里的很多书籍都是盗版的,主要以低价吸引消费者,尤其是一些中小学生经常围在里面选书。他自己也因正版书籍价高,为了省钱买过一两本盗版书,等到回家阅读时才发现,书中不但错字多而且还有漏印的章节。虽然有些书籍作为娱乐读物影响并不大,但如果是要买真正喜欢的书籍、名著或孩子的教辅书等,赵先生表示“最好还是去正规书店购买”。
“大多数伪劣书籍在纸张的选用和印刷上往往追求以超低的价位印最多、最吸引人的内容,因此质量粗糙、内容粗俗、错误百出。而有些‘高仿’书籍则冒充正版书籍蒙骗了消费者的眼睛,不但影响了作者和正规出版社的利益,对正规书店冲击也很大。”宝鸡书城一位负责人表示,正规书店在进书时从上游供货商那里就对书籍进行了谨慎地筛选,从大型、正规的出版社那里选购书籍,不但严禁盗版书进入书店,更对书籍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尽量选择优秀的书籍出售给读者。而一些小书店只追求短期效益,因此造成了众多盗版和伪劣书籍流入市场。
“从法律角度看,盗版行为已经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相关的出版单位的专有出版权。”对于图书市场愈演愈烈的各种乱象,宝鸡市一位律师表示,“盗版图书”长期打着一张“价格低廉”的王牌,让很多正版图书出版商和销售商都头疼不已。这除了高额利润驱使盗版书商疯狂地印制各种市场占有率高的图书之外,读者去购买盗版书的趋势也给了其可乘之机。殊不知,买书的人是占了小便宜,可盗版图书危害多多,从图书信息的不完整到对整个图书市场发展的恶劣影响,“盗版图书”无疑是该打击的对象。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