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小伙公园秀“蒙”眼写书法
蒙着眼睛,抓起毛笔,开始在宣纸上“盲写”书法,起笔落笔精准到位……近日,在市区周礼文化主题公园内,一位文气的年轻人的书法表演令现场的市民啧啧称奇。
他叫苟晓文,今年28岁,是高新区马营镇郭家崖村人。从小痴迷书法,自学成才,练就了蒙眼书法的绝技。这位普通的“80后”农村小伙有一个梦想:希望以自己的方式影响更多的年轻人喜爱传统文化。
蒙面书法令人称奇
2月17日上午,市区周礼文化主题公园内寒风凛冽,苟晓文来到广场后方,掏出笔墨纸砚和一个黑布条,用水把墨汁调好,把长近8米的宣纸拉开。这时,不少游玩的市民已经围拢过来。
准备就绪,他用布把眼睛蒙得严严实实,一手端墨,一手握笔,在墨盒里反复蘸着墨汁,突然停下来,开始提笔在宣纸上书写,整整一首诗用草书一气呵成。字迹依然流畅自然、大气磅礴,作品结构严谨、张弛有度,令人叹为观止。
“好!”“第一次看见不用眼看能写书法的!”“真是奇人!”苟晓文书写完毕,现场观看的人发出阵阵惊叹声。接着,苟晓文又蒙眼书写了几幅作品,免费送给市民。
随后,苟晓文又表演了悬空书法,将宣纸凌空拉好,用毛笔在完全悬空的宣纸上书写。短短时间内,一首长诗出现在纸上,笔尖却始终没有戳破薄如蝉翼的纸张。这个表演再度引得围观市民拍手叫好。
自学成才苦练技艺
苟晓文告诉记者,9岁那年,他在姑姑家无意间看到墙上的字画,就产生了浓厚兴趣,非得让表哥教他。临回家时,表哥送给他一支毛笔和两瓶墨汁,打这以后,这两样东西成了他永不分开的好伙伴。
初中二年级时,苟晓文就荣获全国中学生书法比赛二等奖。从此,每逢过年过节、红白喜事,他都义务为街坊邻居写对联,逐渐成了远近闻名的小书法家。后来,他产生了蒙眼写书法的想法。
书法讲究神韵功力、章法布局。把眼睛蒙上了写书法,其难度可想而知。苟晓文连续两年时间,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练蒙眼书法字,连家门也很少出,不停琢磨其中的奥秘,练过字的毛边纸就摞了一人多高。
表演只为弘扬传统
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传统文化引发了苟晓文无穷的热情。中国有这么好的文化,为什么年轻人却容易被低俗的东西所吸引呢?苟晓文觉得,如果所有人都喜欢和热爱传统文化,低俗自然会受到抵制。他决定以自己的力量来影响更多的年轻人。
打铁先要自身硬。苟晓文为提高自己的综合修养,每天早晨诵读唐诗宋词、经典著作;为了讲好普通话,对照镜子矫正口型,练习发音。当他在北京表演时,许多书画店老板出高价请他坐店表演,都被他婉言谢绝。“我不是为了钱,我要通过我的表演来宣扬传统文化,特别是让年轻人都喜爱传统文化!”苟晓文这样说。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