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民间发明遇转化难 半数专利尚待转化

2013-02-21 23:09  宝鸡日报  字号:T|T

2月4日,宝鸡市发明家王学政委托女儿从市知识产权局领回了3000元钱的发明专利资助奖励。加上刚刚获得授权的这三项专利,王学政已手握8项专利。

在一般人看来,王学政肯定发了财,然而,从宝鸡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退休开始搞发明以来,王学政从专利上挣来的钱仅限于从政府领到的几千元资助奖励,真正实现转化取得经济效益的一件也没有。

其实,像王学政这样的民间发明人宝鸡市多达一千多人,拥有国家专利上千项,然而尚有一半未能转化实施。面对转化难的烦恼,民间发明人心中都有一个疑问:是民间发明水平较低没有实用价值,还是企业有眼不识真金?针对民间发明成果转化难这一现状,记者近日进行了调查。

民间发明热情高涨

据市知识产权局统计,截至目前,全市专利申请总量8172件,有效专利2748件,其中属于非职务发明的民间个人发明专利有1000多件,涉及发明人超过1000人,宝鸡市民间发明专利和民间发明人数在全省仅次于西安。

宝鸡市民间个人发明专利数量很多,其中一些专利更是技术含量高、走俏市场的好发明。眉县民营企业家林纪功发明的砖机设备,改变了过去工人挥锨和泥、提刀切坯的历史,把土和水往机器里一倒,砖坯就源源不断地吐出来。由于这个发明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不但畅销国内,还卖到了世界各地。企业家王宝和研制的旋翼机,圆了宝鸡人的飞天梦,由于体积小、成本低,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学生张宁留心身边汽车尾气污染的环保难题,发明出“双回路汽车尾气净化系统”,成功攻克了汽车尾气净化处理这一环保难题,具有较高的开发推广价值。

除了技术含量高的发明外,宝鸡市众多个人发明家还研究出一些方便群众生活的小发明。千阳县农民李宝强发明的新型多用途省力化活动养蚕架、金台区岳家坡村村民岳小利发明的太阳能热水器水满自关阀和风筝自动收放器、宝鸡文理学院学生张凤和马伟军发明的不会撒料的调料盒等,都能给生活带来很大方便。

宝鸡市还有一些民间发明家,虽年事已高,仍痴心研究发明。本文开始提到的王学政,今年已经74岁,退休后发明了煤场防自燃方法、白开水防垢方法、飞机场预防鸟患的方法等8项专利。69岁的眉县农民张树棣更是拥有10项国家专利。

上到高龄老人,下到中小学生,民间发明热情十分高涨。一些农民甚至成了民间的“爱迪生”,岳小利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4个,解放军陆军第三医院的锅炉工田军政先后获得过34项专利……正是这么多的民间发明人,让宝鸡市的知识产权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也为宝鸡市创建全国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加分不少。

半数专利尚待转化

上世纪80年代初,发明挤砖机的林纪功自筹资金创办了砖瓦机械厂,率先占领了砖机市场,由此发家致富,更带动了眉县的砖机制造产业。之后不久,宝鸡市农民张新怀发明了面皮机,迅速打开了市场,不少人由此挣了大钱……

民间发明中真正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的专利,有的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然而更多的民间发明家并没有这么好的运气。

据统计,宝鸡市千余项民间个人发明专利中,尚有一半有待转化,也有的民间发明人投入心血发明的专利,不但产生不了经济效益,反而成为负担。

王学政也曾积极推广他的发明,给单位煤场介绍煤堆防自燃法,但由于负责人换岗而不了了之。他还曾主动联系一家生产消防器材的工厂,推广他发明的灭火器,但是由于实验成本太高被企业放弃。虽然为申请发明专利前后花费了2万多元,但王学政心态很好,不再追求专利转化,而是把发明当做业余爱好。岳小利为了发明,二十多年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自己开办工厂,在媒体上打广告,参加展销会等,却没有一项专利为他带来经济效益。田军政虽然有7项专利被外地企业相中,但是至今仍未签订转让协议,经济也不宽裕。“我的发明变成产品,咋就这么难!”不单频频碰壁的岳小利,绝大多数民间发明人都有着这样的烦恼。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蛇年春节电影院成新宠

2013-02-19 22:13阅读

西安市集中开展“春风行动”招聘会系列活动

2013-02-19 00:28阅读

春节“相亲潮”赶场太受罪

2013-02-16 18:58阅读

团圆时刻远离四大危险站点

2013-02-07 22:22阅读

“剪窗花”红红火火迎新春

2013-02-01 09:43阅读

南瓜里头竟长“豆芽菜” 专家称不会影响食用

2013-01-29 23:31阅读

临潼第二届“繁星闪耀·文明临潼”颁奖典礼 14位道德模范获奖

2013-01-22 10:2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