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如同“春劫” 网友感叹“节后回到解放前”
置办年货、发送红包、走亲访友、亲朋聚会是过年必不可少的项目,可是每每到节后,数数腰包算算账单才发现这一项项的花费是一笔不少的数字。要想过好春节,一个家庭的花费基本都在七八千元甚至万元以上,对不少人来说,春节如同“春劫”,甚至网友感叹“节后回到解放前”。
打工族回家:花光一年积蓄
小袁,宝鸡人,在重庆某外企上班,每月工资3000多元,年终奖发了6000元。今年回家小袁带上自己一年的积蓄13000元,即使如此,应付回家过年开支还是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小袁给记者算了他的春节账单:来回路费800元;孝敬父母5000元;给亲戚长辈拜年1500元;晚辈压岁钱1800元;好友结婚1000元;朋友聚会500元;上大一的弟弟要买电脑他给了2000元,共计12600元。“这些只是我自己的花费,还有家里边置办的菜、肉、烟酒、水果,奶奶爸妈派压岁钱这些算下来有8000元左右,我们家过年要花上两万元左右。”小袁说,“父母催着谈对象,今年得把这事落实了,估计下次回家会让我更头大的。”
三口之家:两月工资+年终奖都不够
王先生和老婆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两人月收入6000左右,儿子读小学六年级。今年春节,由于工作原因,王先生没有回家陪父母,给双方老人寄了些衣服、保健品和红包。他的春节账单:孝敬双方父母5000元;给儿子买电脑4500元;置办年货3500元;走亲访友1800元;红包1200元;聚会、娱乐2100元。总花费18100元。“去年过年花费了大约8千元,今年翻倍还不够。”王先生说,“老早就答应了今年要给儿子买台电脑,加上给双方父母、长辈买礼物,今年过年的总预算在两万元。我每月工资4000多元,单位今年年终奖发6000元。老婆月收入2000左右,没有年终奖,我的年终奖加上两个月工资还不够过个年,‘鸭梨山大’啊!”
新婚夫妇:两地奔波累人又费钱
结婚不久的小马跟老公是一对普通的80后夫妇,小马是山西人,她老公是青海人,按照风俗,新婚头一年,双方的家长、亲戚都必须一一拜访。普通白领的他们月收入不到7000元,小两口今年势必要将财政“赤字”进行到底。她的春节账单:给双方父母红包2000元;双方父母添置新衣2000元;双方亲友走访礼物3000元;跨省交通费2500元;自己小家置办年货1500元。合计11000元(不含两人衣物支出)。“我们每月还要还房贷,一年到头也没攒多少,这到了年末了一下子全打发出去了。不过回家拜访亲戚收到了2000多元红包,还能减轻点负担。”小马笑着说。
看过以上几个家庭的过年账单,相信不少朋友也会比较自己的开支情况,看来看去,红包和人情送礼永远是过年最大的支出项目。网友表示,无论是长辈给晚辈红包,还是亲戚朋友应酬礼金,图的就是吉祥,不应成为一种负担,更不应成为攀比的指标,节日消费需要量力而行,科学理性。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