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凤翔县大郑宫疑云

2013-01-18 13:28  宝鸡日报  字号:T|T

在秦腔传统剧目中,有一出名为《大郑宫》,讲述秦王嬴政的母亲与有私,住在雍城大郑宫,私生二子,欲夺王位。嬴政查知,杀二子,囚母后。而孙皓晖在创作《大秦帝国》时,也将长信侯叛乱之前的密谋放在大郑宫。那么,大郑宫真的存在吗?

记者就此采访主持本次雍城考古工作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汉研究室主任兼秦雍城考古队队长田亚岐研究员,他说,戏文中的“大郑宫”应是“蕲年宫”之误。两宫修建时间差异很大,大概有400多年,但是作为秦国初期在雍城定都时所建的“大郑宫”,同样是一座名垂青史的宫殿建筑。

那么,这座宫殿又该是什么样子呢?

古宫迷影大郑宫浮出水面

新发现的这座宫殿遗址,位于秦雍城城址的东南角,依着城墙的方向坐北朝南,略向西倾斜。现场的考古人员并没有解释这种方位的意义。不过按照以前一些学者的观点,周朝诸侯国国君的墓葬和宫殿,是不能像天子一样面南背北的,必须有一些偏斜,也许这也是周朝的礼制所规定的。显然这不是一座寻常的建筑,根据这里曾经出土过的陶质建筑材料推断,这座宫殿是雍城早期的建筑。再结合各类文献的记载和其他证据,考古人员推断这可能就是秦人初到雍城的“行政中心”大郑宫。《史记秦本纪》记载,“德公元年,初居雍城大郑宫”。

大郑宫是秦德公即位后,于公元前677年东迁雍城后的朝寝与祭庙的合体建筑,这是秦国早期礼制建筑的特征。秦迁雍之后,国力迅速强盛,半个世纪之后,秦穆公“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使远居西隅的小国一跃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可以说,秦国在雍城的294年间,奠定了之后横扫六国、统一天下,让子孙饮马于河(黄河)的基础。而这一切,都是从秦德公住进大郑宫那一天开始的。

德公东进历法上有了“伏天”

普通人也许不太了解秦德公,但他的三儿子却威名赫赫,那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德公即位之前,秦人在甘陕间放马,逐水草而居。但是游牧的经济结构是不能支撑国力增长需求的,德公即位后,秦迁都雍城,德公也就住进了大郑宫。德公在如今的凤翔县孙家南头一带用牛、羊、猪各三百头祭祀天地,向苍天询问秦人该何去何从。占卜显示,秦人会在雍城开疆扩土、饮马黄河。

在雍城,秦人的经济从游牧转向农耕,秦德公按照天气情况设立了“伏祠”,也就是在一年里最热的时候设立“伏日”祭祀,提示百姓躲避炎热,防病避瘟。这就是如今“伏天”一词的来历。

秦德公在大郑宫做完这件事之后,很快就去世了。

庭院深深进退有度彰显周礼

经过科学的测绘,考古人员描绘出了宫殿完整的院落结构。

宫殿的外轮廓由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拼接而成,前面的长方形里依次有三个院落,正方形则分成前后两部分。如果从外面进入宫殿,首先要进入皋门,也就是宫殿的外门。《礼记》规定,天子的宫殿有皋、应、毕、雉、路五座门,诸侯的宫殿可以有库、雉、路、应、毕五座门,少了皋门,多了库门。但汉代学者刘敞曾注解,这五门的规定有名无实,不少诸侯的宫殿会使用天子的规格。

皋门正对着影壁墙,绕过影壁之后是前院,左右各有塾房。正面是库门,也就是整座宫殿的传达室。从复原图上看,门房的设计很巧妙,不像现在位于大门的一侧,而是直接堵住来路,来访者必须绕着门房转过去,才能进入宫殿,既有安全性,也保护了宫内院落的私密性。

绕过门房进入中院,除了两边的东西厢房,就是院中的小影壁,再没有其他建筑,似乎是让获准觐见的来访者等候的区域,因为从这里通过雉门,就进入了外朝。

外朝是诸侯开群臣大会的地方,正对雉门的是前殿,相当于会议室。殿后有大院,不过,这么严肃的地方是不能满院子乱走的,所以院子两侧有回廊通行。

院子再往里是应门,门外也有影壁遮挡。进了门便是治朝,是诸侯的日常办公区域,主要建筑是大殿,也就是办公室。

紧接着通过路门进入内朝,路门两侧的房子叫路寝,是诸侯和群臣的休息室。

路门正对一座内阙,从不少历史小说上看这是诸侯宫殿区分办公与居住区的标志。诸侯既可以从这里登高俯瞰宫殿全局,也用来阻挡外面的视线。内阙的后面,当然就是居住区了,由于遗址中并没有显露出来,有多豪华就只能靠想象了。

宫廷政变传说缠绕历史真相

秦国的宫殿,在春秋时期是非常奢华的。据《史记》记载,戎王的使者由余出使秦国,秦穆公带他在宫殿里转了一圈,由余感叹“使鬼为之,则劳神矣;使人为之,亦苦民矣”。虽是谏言穆公爱惜民力,但也从侧面反映了秦宫的惊人规模。这件事大约发生在公元前626年前后,离德公住进大郑宫,已经有50多年了。

历史上流传的那一段叛乱的故事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中有记载,但并没有涉及大郑宫。原文记载服侍太后之后,“太后恐人知之,诈卜当避时,徙宫居雍。常从,赏赐甚厚,事皆决

于。”后来,有人报告“实非宦者,常与太后私乱,生子二人,皆匿之。与太后谋曰‘王即薨,以子为后’”。秦王下令“夷三族,杀太后所生两子”。只是司马迁在最后的评价中说,秦王查这件事,没什么凭据。秦王去雍城祭祀,做贼心虚,在秦王居住的蕲年宫造反,兵败被杀,满门抄斩。

也许,在曾经的历史传说中,大郑宫与秦的兴起息息相关,人们习惯把秦国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和大郑宫联系起来,所以才有了那部名为《大郑宫》的秦腔剧本。但是,唐代张守节写的《史记正义》,却在《史记》太后“徙宫居雍”记载之后加上注解:“雍故城在岐雍县南七里,有秦都大郑宫。”那么,这段历史到底是后人对张守节注释的误读,还是传说与历史之间有着诸多未被发现的谜团。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市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中心召开2013年总结表彰暨联欢会

    2013-01-15 22:22阅读

    为抢生龙宝宝打催产素 专家称使用不当有危险

    2013-01-11 12:18阅读

    西安市团委表彰2012年青年文明号和青年岗位能手

    2013-01-06 15:45阅读

    2012陕西互联网大会盛况空前 行业年度大奖揭晓

    2012-12-15 14:53阅读

    私改车灯藏杀机瞬间失明隐患多 交管部门禁止车主私自对车辆改型

    2012-11-29 12:40阅读

    “文明组戏临潼行”走进铁炉基层文化汇演

    2012-11-13 11:23阅读

    爸爸妈妈你们幸福吗?西安市老年人生活状况令人堪忧

    2012-10-25 11:2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