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我省老年人口8年后将达690万 空巢家庭形势严峻(2)

2012-11-05 15:41  三秦都市报  字号:T|T

我省探索养老模式

陕西省民政厅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处处长王连说,我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主要由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部分组成。面对这种现状,陕西省各地市已经在探索养老的新模式,全省各地也先后出台了符合当地实际的实施办法,按照“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兴办老年社会福利事业。

渭南

家庭出一点,政府补一些

临渭区请老人进社区,他们的养老模式采取的是老人家庭出一点,政府补一些的办法。比如对市场价8至10块钱的饭,这里的老人们只需要花5块钱,剩下的由社区和街道办事处从日常的运营经费中出资补贴。老人们一起聚在社区,相互陪伴的同时,也能享受到更及时、更好的服务和关怀。

这个日间照料中心,就是通过借用幼儿园这种模式,做成托老所的模式,早晨把老年人接来,在社区搞活动,中午在社区食堂用餐,晚上下班以后,把老年人送回去。通过这种模式对老年人日间进行生活照料,在社区康复护理,文化娱乐活动都可以实现,在社区内全部就完成了。但是,对下一步后续的资金问题,还有待他们积极想办法争取一些项目支持。

宝鸡

政府买单志愿者参与

渭滨区把服务送进老人家,这种养老新模式由政府来买单,每名工作人员每月900元的工资,由区级财政负担,为全区1200位“空巢”、独居、高龄、无收入、低收入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日常工作包括,上门为老人提供简单的生活料理、日常家政、康复保健和心理健康咨询等服务。这种政府出资金购买服务给社区老人的做法,在宝鸡市渭滨区已逐步推开。

陈仓区成立志愿者义务队为老人服务,这在陈仓区目前有三个,另外还有42个帮扶小组,共有志愿者610人,日常照顾的老人有2300多名。对于这些志愿者的免费义务服务,区老年服务指导中心统一记录在志愿服务储蓄卡上,当这些志愿者有服务需求时,可以优先享受其他志愿者提供的服务,这样就形成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助养老服务模式。

榆林

财政承担上门服务

榆林市老龄委、榆阳区老龄办于2008年联合创办了榆林市区助老服务中心,运转所需的人员工资、硬件设备费用全部由市、区财政承担。日常生活中,他们为指定服务对象上门提供简单的家政服务和日常探访,进驻社区服务老人。为指定对象服务的助老人员,每两人为一组,每组服务3至4位老人,每周至少入户3次,每次最少2个小时。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市三个副中心城市规划方案编制完成

2012-11-01 21:49阅读

“宝贝计划”忽悠人 记者出面讨公道

2012-10-23 17:50阅读

西安东郊沁水新城三人群殴一名农民工 农民工的权益谁来保障?

2012-10-09 18:11阅读

全国37家电视台记录陕西 《感知陕西 尽览人文》央视展播

2012-09-20 23:03阅读

未央区举行《西安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

2012-09-03 11:06阅读

英国加大留学审核力度 如何面试听听专家说法

2012-08-13 09:01阅读

西安交通事故咋快速理赔 文明网为您解读!

2012-07-31 14:3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