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都是柿子惹的祸?游客南五台山景区内遇讹诈

2012-10-30 00:25  陕西农村报  字号:T|T

近日,读者对本报记者倾诉了自己在南五台山景区的遭遇,原本兴致盎然地去游玩,可是却在景区内遭遇到了讹诈事件,这让游客对南五台山景区的印象糟透了。

读者投诉在景区内无意间采摘柿子,却遭讹诈

据投诉人所称,10月14日,他和几位同学一起去南五台山景区爬山,当日下午4点左右,他们在离景区售票点20分钟路程处,看到路边有棵柿子树,很多柿子已经熟透掉落在地上,他们觉得挺可惜,看看柿子树周围也没有任何禁止采摘的标志,他们便捡拾并摇落了树上已经熟了的柿子,装入袋子准备离开,却被一伙人突然围住。

投诉者对记者讲述事件过程,说:“其中有一个手里拿着醋瓶的老头,还有三个骑着无牌照摩托车的年轻小伙,他们开始自称是景区工作人员,负责养护路边。看他们气势汹汹的样子,我们意识到这里的柿子原来是不能随意采摘的,所以,我们不停地道歉。老头态度极其强硬地要求我们一个柿子按5块钱赔给他们,说话时,几个小伙还骑着摩托车把我们围在中间。我们与他们协商,柿子称斤按照市价我们买。老头暴跳如雷,冲过来要打我们,还说‘再嘴硬就要挨打’。我们顿时明白:遇到讹诈了。最终,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周旋,我们给了他们50块钱,算是了事。走之前,老头说漏嘴,说这柿子树跟他并没有关系,这是景区的树,他们就靠这发财。至此,我们被强行扣留了两个多小时。而且,在和老头的交谈中我们得知,在南五台山景区,遭受如此恶性事件的游客,我们不是第一批,也不是最后一批,据老头说,这样的事他们已经干了几次,专门针对小姑娘、学生和外地游客等弱势群体。”

投诉人最后告诉记者,他们下山时去了南五台山景区的办公室,但办公室空无一人,事后他们给景区打电话,也一直打不通。直至目前为止,投诉人都没搞清楚,他们在景区遭遇的这群人到底是与景区管理者是一伙的,还是趁着景区工作人员下班溜进去的?

景区回复会立牌子提醒游客不能随意采摘

本报记者在接到投诉后,采访了南五台山景区副总经理石轩,石轩经理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回复。他告诉记者,柿子树不属于景区,而是当地村民的。游客在遭遇到相关事件后,可以给景区投诉,景区会进行处理、协调。针对本报读者投诉的这件事情,在10月14日左右,景区的电缆被偷,电话有故障,无法打通。石经理一直强调,景区工作人员并没有接到这位游客的投诉,对于此事,双方各执一词,无法辨别。

当记者问到,景区会采取什么措施来杜绝此类恶性事件的再次发生,防患于未然。石经理情绪激动地说:“防患于未然?连小学生都知道不能随便采摘公物。”记者再次强调,景区内没有任何标示来提醒游客,不能随意采摘。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来提醒游客,并且防止当地村民以此进行讹诈。石经理给出的回复是:“近日,将在景区售票处或进山门处立一个牌子,提醒游客:柿子树属于当地村民,不能攀折,否则后果自负。”

记者观点但求景区别将游客安全置身事外

近期,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很多景区对于游客的人身安全问题非常重视,甚至当做是景区的首要任务来抓。对于那些还没有遭受到意外的景区,我们希望他们能从别的景区案例中吸取教训,防患于未然。然而,南五台山景区在发生多起游客遭遇讹诈事件后,却没有任何防止此类事件再发的措施,等到媒体出面,才算是为游客“讨”了一个提示牌,记者内心一阵悲凉。我们不求景区不去追逐利益,但求景区别将游客安全置身事外。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微博镇长再出招 你买苹果我捐款

    2012-10-26 12:20阅读

    咸阳作家杜剑散文集《渭水情思》在京获“一等图书奖”奖

    2012-10-16 18:14阅读

    第七届陕西“十大孝子”成妙侠:把婆婆当亲娘伺候

    2012-10-03 13:11阅读

    未央区隆重举行陕西省暨西安市2012年全国科普日科普示范活动

    2012-09-16 12:58阅读

    3200万垃圾处置中心大门紧锁没有启用 样板工程咋成了样品摆设?

    2012-08-30 10:34阅读

    英国加大留学审核力度 如何面试听听专家说法

    2012-08-13 09:01阅读

    大热天颈椎也闹事 选好枕头防止受凉是关键!

    2012-07-23 22:5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