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区全面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会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部署和要求,采取5项措施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应保尽保、及时供应,为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展顺利起到举足轻重作用并编制了《2011年陕西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用地计划》,并先后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工作的紧急通知》等相关文件,要求各地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加大对国有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千万百计利用存量建设用地;收回的国有土地和储备土地优先安排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原则上应实行原址改造,尽量安排使用存量建设用地,对符合保障性住房条件的安置用地,以划拨方式供地等等。这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一方面,激发了存量用地的潜能,缓解了当前极为紧张的用地矛盾;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地块一般都处在好地段、基础设施配套水平较高,为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了优质的土地资源。
灞桥区在城改工作中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大见效”的工作思路,使区域内低、旧、破、脏、乱、差的现象彻底改观,群众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现代化城市形象初步显现。在完成西安市下达的提升改造任务的基础上,灞桥区自加压力,增加了华清路支线转盘、绕城纺织城出入口等主要城市出入口改造工程及纺北路、堡子村转盘周边等6个街区综合整治工程,投资3800万元,实施灞河公园路前期、三环沿线、灞科路东段、灞桥路、教师村广场等绿化工程,并加快建设一批城市道路整修及拆墙透绿工程。
“在思路上求新、在理念上出新。”灞桥区按照“改”、“建”促提升的工作思路,不搞“面子工程”,确保整体提升。在改造过程中,灞桥区详细规划、倒排进度,不定期对全区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年工作进行“拉网式”检查;推行“一把手”责任制,逐级与全区各街道、各部门签订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年目标责任书,加强工作联络与协作;增设规划组、拆迁服务组、资金保障组、质量安全监督组等机构,做好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政策、资金的支持;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基投公司等部门做好项目包装,进一步发挥融资平台的作用;相关街办充分发挥属地管理的优势,责任到位、统一规划、自主改造。与此同时,灞桥区专设奖励资金,对严格按照提升整治要求,工作得力、效果明显的工作部门和驻地单位,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助。
截至目前,灞桥区共完成21个村的整村拆迁,安置楼开工面积约140万平方米,总投资额约90亿元。其中尉家坡村、香王村改造项目12栋安置楼正在进行室内外装修和小区绿化,预计12月份拆迁群众可按时回迁。枣园刘、新市村、堡子村等城改项目的安置楼建设工作正在按计划进行。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