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安全何时能保障——蓝田汤峪镇圪瘩村滑坡地带群众居住调查(3)
镇政府
每户收费有“标准” 何时动工还没定
紧接着,记者带着圪瘩村四组村民的疑问,来到汤峪镇人民政府进行采访。得知来意后,镇长张平章接待了记者。他说:“圪瘩村四组村民确定为滑坡点已经几年了,期间民政部门拨付了修复基金;由于去年汛期给多数村民的房屋造成了严重损失,省、市国土部门都来过,甚至国家国土资源部专家也来过;从去年开始都已经禁止村民再建新房;各级政府都很关注此事。”
记者说:“据我们了解,全组每户向组上交了20000元宅基费(分两次交款),这标准是哪里规定的?具体情况又是什么?”张镇长说:“这是由于坡地与平地的价格不同,经过村干部与群众协商后,兑换土地时四组村民要给村里别的组村民补差价。平均算下来每户需20000元。”“涉及土地有多少亩?分别是那几个组?为何出现分两次交款现象?记者问。
“分别有圪瘩村一组、三组和代寨村共33亩地。按照平地每亩赔偿60000元,坡地本身每亩30000元,四组58户就要共同承担这33亩的差价;由于第一次每户交了10000元,村里算了一下根本不够,最后在今年4月份每户再次交了10000元。具体的交款都是在村子中执行的,协议中标准都有。镇上只是负责协调工作。”张镇长说。
“关于圪瘩村四组村民此事具体属于什么项目?征得地为何还是荒草一片?何时进行动工?”记者又问。
“这属于市县整村移民搬迁项目,在村民自筹钱建好房后,扶贫开发部门将给予建房补助每人5500元,基础设施建设补助每人2200元。由于村民的工作难做,村里及镇政府协调多次才算有了结果。具体什么时候动工,要等到县国土资源局完成基础设施后才能给每户划分桩基。”张镇长说。
随后,由于圪瘩村本村土地兑换协议在村上,组长肖新永和村主任白朋都在外地原因,张镇长只给记者拿出了圪瘩村与代寨村的土地兑换协议,其中写到:圪瘩村一、二、三组以1.4亩兑换1亩的标准兑换代寨村土地,并且作出农作物赔偿;最后面盖着两村委会公章及镇政府公章。由于圪瘩村村内兑地协议放在村上,加之村干部去了外地,记者未能了解到此协议相关内容。土地的赔偿标准是从何而来的?难不成如张镇长所说是由村干部和村民协商而定的?!各户交费两次,一次为空头收据,另一次则没有票据;在四组村民心中对其交费标准则有着别样的看法!
省市国土部门在去年已把圪瘩村四组列为滑坡不安全地带,各户交了宅基费多半年,但仍居住在危房中生活;面临即将到来秋雨季节,村民的处境不时的让人们为他们捏把汗!
陕西农村报 刘雄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