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建设刍议
数字图书馆作为图书馆发展的主要方向,它的研究与建设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图书馆在未来信息时代的地位和作用。
1.数字图书馆的基本概念。它是将所有的图书馆资源用高新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数字化,从而使图书馆所有载体的信息均能以数字化的形式获得,以组织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进入图书馆并为读者提供有效服务。数字图书馆内部组织包括,联机采购、编目、公共查询;对各种信息资源的检索,通过网络组织读者访问外界数字图书馆和文献信息数据库系统;电子杂志、电子图书、声像资料、动画片、影视片、多媒体资料等;用计算机系统管理图书、期刊等;依托互联网技术广泛连接全球各个角落。
2.数字图书馆的内部结构和组织单位。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开放式的硬件和软件的集成平台,一个完整而成熟的数字图书馆应该包括以下基本单位:(1)各种载体的数字化。(2)数据的存储和管理。(3)组织有效的访问和查询。(4)数字化资料的传递。(5)权限管理和版权保护。
3.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价值意义。数字图书馆具有传统图书馆无可比拟的长处和优势。(1)信息存储空间小、不易损坏。(2)信息查阅检索方便。(3)远程迅速传递信息。(4)同一信息可多人同时使用。数字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存在的主要形式。
4.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主要内容。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工作应将着力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1)关键技术的突破。数字图书馆涉及数字化技术、超大规模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数据库与分析处理技术等等。建设工作中必须针对数字图书馆的应用背景,综合运用有关原理和方法,重点突破关键技术,为数字图书馆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2)标准与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数字图书馆研究和建设数字资源库的过程中,必须要制定和颁布适合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实际的标准规范及其法规,以保证我国数字图书馆在建设遵循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的道路快速健康发展。(3)各类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各类型图书馆在实现向数字图书馆转型的过程中,首先要将本馆馆藏资源数据化,建立具有本馆特色的数据资源库。积极地通过互相联接的网络系统实现图书馆文献资源的联机采编和馆际间互借,为完整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创造条件。(4)人才培养。数字图书馆工作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素质,需要大力培养和引进掌握计算机、网络信息加工与管理等方面优秀人才。
文/王亲玲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