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人寻味的影像──我看《苏智方相》
拿到苏智同志的摄影作品集《苏智方相》一年多了,记不清看过多少遍,一直没太看懂,只是觉得别致,有趣,好看,耐看。
苏智说:“影像是拍摄者选择的,心灵是拍摄者独有的,影像即心灵,相由心生。”其实我不懂他的心,这才是没太看懂的症结所在。
近读《北大看花》一书,编者有言:“看,似乎是最简单的事,一进北大,草木葱茏,想不看都不行。但是,看又是最复杂的事,就如现象学家所言,看不是单纯的生理活动,而是观者内心整个生活世界的呈现:所谓一花一世界。”受此点拨启发,我才悟出了一点“看”的门道。再看《苏智方相》,用心看相,由相入心,自感总算看出了一点苏智所说的“影像的意味”。
苏智是热爱生活的。在我的印象中,他始终是乐观开朗的,风趣幽默的,笑对人生,笑对生活。他的镜头,对准的是最普通百姓的最普通的日常生活。作品中的人,无论男女,无论老少,恐怕连他自己也不知姓甚名谁。但是那神姿,那场景,我们又似曾相识,都看见过,都经历过。只不过我们无心,没有留神,没有在意。而他却用心观察,从中发现生活的意趣,用镜头记录下来,把稍纵即逝的瞬间,变成了耐人寻味的永恒。生活即艺术,苏智的作品对此作了很好的诠释。
苏智是倾心专注于摄影艺术的,我粗略统计了一下,这部摄影集的99幅作品,始于1997年,止于2010年,时间跨度长达14年,拍摄地点涉及陕西59个县市区。奔波十多年,足迹遍三秦,可谓下足了功夫。这没有热爱摄影的一颗心,没有追求艺术的一股劲,是绝难坚持下来的。
苏智又是独具匠心、别出心裁的。在我看来,他的作品不是通常那种通过人物的姿势、神态、表情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也不是通过影像来展现一个什么主题思想,而是用人物和环境所构成的整个场景、整幅图像,呈现生活中的某种意趣。人物和环境融为一体,密不可分,缺一不可。而这意趣,很难用语言表述出来,被拍摄者自己也未必意识到,不同的读者看了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体味。这大概正是其艺术魅力之所在吧!意趣无穷,耐人寻味。
苏智用了一段精彩的话描述他创作的“心路”:“拍摄时因心弦起而心情动,心曲奏而心仪仰,心潮涌而心神飞,心窍开而心目省,心理感而心劲使,心迹走而心力行,心愿许而心照宣,心底处而心魄摄,心血尽而心醉极”。他没有说自己拍摄过后的心情,我猜想,当每一幅作品完成时,他一定心思驰而心态狂,心意乐而心花放!
我拿到《苏智方相》时,苏智说他正在构思下一部摄影作品集,书名还没有想好。我未假思索,脱口而出:有了《苏智方相》,下一部应当是《苏智路现》了。他眼神一愣,若有所思,似表认可。果真如此,我期待它的问世。
文/温标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