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面提高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科学课对小学生来说,是一门比较深奥的课程,一些苦涩难懂的名词使他们对学习科学课望而生畏,只有提高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才有积极探索、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才能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快感。
那么,怎样提高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呢?根据我多年教学的经验,我认为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拉近师生距离,建立信任关系,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环节,他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许多学生往往是因为喜欢老师才喜欢该老师所教的学科,因此作为教师加强与学生的感情交流,增进与学生的情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达到“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的效果。
二、加强实验教学,多做少说,让学生自己发现,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科学这门课是各种物理实验和化学实验相结合的课程,科学概念的建立与科学规律的发现,都以实验为依据。实验是科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科学事实,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物质在水中是如何溶解的,我让学生分别用面粉、沙、食盐、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食用油做溶解实验,使学生亲身发现到哪些物质能溶解于水,哪些物质不能溶解于水,这样学生就对溶解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再如学习了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学生将碘酒滴在米饭上,米饭就会变成紫色,说明米饭中含有淀粉,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紫色,依据这个原理,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地下党工作人员就是利用这个方法传递信息的,以此来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由此引导学生认真学习科学知识,长大后才能报效祖国。通过这样的实例,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三、把科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科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人们的衣、食、住、行到现代高科技都与科学密切相关,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自己身边的情景中可以看到科学问题,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而学生对于与自己生活有联系的东西最感兴趣。
例如学习铁生锈一课,铁为什么会生锈?铁生锈对人是有益还是有害?怎样可以防止生锈?这些都是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学生当然就非常有兴趣。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现象,使学生对科学知识能够更多的理解和掌握。所以在科学教学中,尽量联系实际,让科学走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科学。
总之,要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科学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并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兴趣的培养,就会增添学生无穷的学习兴趣。
城固县老庄镇谢何小学吴晓峰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