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朝霞”映梨园——杨朝霞秦腔专场演出侧记
冬夜的寒气刺骨,街上的冷风吹得人不住哆嗦,可毕竟已至年关腊月,新年的氛围开始升温。上月27日晚,市区西凤酒剧院里热气腾腾,戏迷从四面蜂拥而至,挤满了500座的剧场,乐滋滋地观看“秦风焕彩”迎新年杨朝霞秦腔折子戏专场演出。台上,当晚的主角杨朝霞精彩亮相,前来助兴的秦腔名家轮番献唱;台下,座无虚席,就连过道都满是坐在小板凳上的戏迷。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到场的观众大饱眼福和耳福。
杨朝霞的“秦风焕彩”,也是今年“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吹响之后我市秦腔舞台上闪现的首个个人专场演出,在寒冬腊月的秦腔淡季,着实让等待已久的戏迷过足了戏瘾。
三“旦”转身传唱“母爱”方寸间
俗话说,厨子靠汤,演员凭腔。杨朝霞唱戏的本钱较好,她嗓子清润圆美,气息饱满流畅,吐字清晰有力,韵味醇厚、收放自如,颇具已故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郭明霞的唱腔特点,是我市秦腔舞台上不可多得的优秀青年演员,多次在省市秦腔大赛中获奖,并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秦腔传承人、郭明霞的入室弟子张虹为师,潜心钻研郭派唱腔。
当晚,杨朝霞以一身素装扮相的“赵月娥”首先出场,将郭派的拿手戏《四贤册》第一个奉献给观众,大板唱腔时而愁肠百转,时而一腔怒气,时而舐犊情深活活脱脱地塑造了一个为度饥荒忍痛卖掉亲生之子而留下哥嫂之子的大义形象,深深打动人心,一些观众禁不住眼眶湿润。在第二个折子戏中,她改装打扮,从一个缺吃少穿的贫妇华丽转身为唐太宗李世民的金枝玉叶“银屏公主”,为搭救因打死詹太尉而获罪的儿子秦英,公主在金殿上和长孙皇后结盟,与唐王、詹贵妃展开了一场皇权、法理和人情的“拉锯战”。杨朝霞在表演时,特别注重细节的刻画,公主的护子心切,鄙夷的眼神,羞涩的神态,表现了金枝玉叶与生俱来的娇贵和王法面前的理亏,拿捏得很细致,也很精准。在最后一个折子戏中,杨朝霞又扮演了《清风亭》中的“张老婆”。她在表演中,大量运用念白,一字一句,散板喷字,如泣如诉,撕心裂肺,表现了一个白发老人被儿子遗弃后的悲愤和绝望。三个折子戏,杨朝霞在三尺舞台上扮演了三个不同角色,一贫妇一贵妇一老妇,一青衣正旦一正小旦一老旦,用唱用做用念,诠释了她们的贤惠、精明和悲惨,唱响了“母爱”之曲,在寒冬把温情故事镌刻在人们心灵深处,让观众萌生了发自内心的感动。
名家映衬“秦腔娇女”花最红
人常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彩妆亮相的秦腔折子戏,可不是“独角戏”,有主角还有配角,离了哪一个角色哪怕是少一个龙套都不成戏,再好的红花还得有绿叶陪衬。杨朝霞戏好,人也好,她的专场从策划到亮相,离不了许许多多好心人的帮衬。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到宝鸡戏曲剧院等,从圈内同行到圈外的戏迷,大家都给了无私的帮助和支持,更有于福庆、王仁贤、张忠诚等人的鼎力配演,才使得这场没有任何赞助的个人专场得以精彩呈现。
难能可贵的是,西安、咸阳和我市的一些秦腔名家也纷至沓来,为杨朝霞的个人专场倾情助兴,热情给力。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一级编剧、文艺评论家、著名节目主持人张晓斌可是戏迷的“开心果”,他当晚的主持幽默诙谐,风趣活泼,极大地调动了戏迷的热情,他说,来到“秦腔重镇”宝鸡,能主持“秦腔娇女”的演出甚感荣幸。宝鸡是著名秦腔演员丁良生的“娘家”,当晚一上场就献上自己的看家戏《打镇台》,酣畅淋漓,荡气回肠,激起了阵阵掌声,再唱一段《三娘教子》后又被雷鸣般的掌声生生给拽了回来,再加演一段《血泪仇》后才得以下场。来自咸阳的著名秦腔演员杨小军,宝鸡的花脸名家陈乃明、秦腔夫妻田栓保、刘萍也轮番上台清唱,为杨朝霞的个唱助威加力。宝鸡的书画名家闻讯也赶来了,为杨朝霞送上了难得的墨宝,王尊农老先生带来了“秦声雅韵”的手迹,宋志贤为杨朝霞赠送了毛泽东的诗词《咏梅》以示祝贺,晏道生也写了“秦风焕彩”的条幅。
台上台下“秦声雅韵”绕梦魂
杨朝霞生在“戏窝子”周至县,11岁时背着父母投身梨园,勤学苦练,潜心学戏,良好的天赋和辛勤的汗水回馈了她寒来暑往的付出,宝鸡“十大名旦”、中国秦腔“四小名旦”竞美秀金奖和全省秦腔大赛专业组一等奖等桂冠加身就是最好的例证。可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受了多少苦只有她自己清楚,至今她练功时的骨伤还未痊愈。可杨朝霞心想,戏就是她心中的“神”,她就是爱唱戏演戏,谁让她与秦腔结缘呢?这三个折子戏都是杨朝霞常演的剧目,按说手到擒来未尝不可,可为了专场演出,她抽丝剥茧,适当删去过场戏,浓缩精华,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最耐看的戏份奉献给观众。特别是《四贤册》,她还专门到西安请名家进行指点,打磨砥砺,力求精益求精,并自费购置了全新的行头,使改良了的剧装既不失传统又显得时尚。
金杯银杯,不如观众的口碑。对演员来说,观众说好才是硬道理!在演出现场,记者见到了从岐山县蔡家坡龚刘村赶来的戏迷王凤儿,她就是杨朝霞的一名铁杆“粉丝”。当天老伴在家带孙子,她就和一帮子戏迷12个人开着3个车,5点多就赶到市区来看戏了。她说,杨朝霞的戏就是好,声腔好有厚音,郭明霞的味道很足!光她知道,临近的水寨、宋家窑村晚上都有戏迷专门来看杨朝霞的戏!
有这样热情的戏迷,杨朝霞咋能不恨戏呢?她仅仅走过了人生的三个年轮,艺术之路还很漫长,可喜的是霞光已布满希望之路,正如张晓斌在现场即兴赋诗所言:杨柳曲中翻秦声,朝花含露绽春红。霞光辉映梨园地,好看新锐动英风。唯愿她艺术之路长青,多演戏演好戏,用秦声秦韵去回报热情的戏迷!
记者陈继良 石宝军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