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西安街头代开发票的那些事儿
繁华的都市街头,总有一群人手持一沓名片,在车辆等待红灯的间隙,匆忙塞进车内一张名片,这样的场景在西安街头比比皆是。这些名片上,大部分是代开发票的各类票务公司、财务公司的联系方式。随着临近年末,发名片的身影更是有增无减,就连传真、手机短信、电子邮箱也都是“代开发票”的广告。每到年底“代开发票”的生意愈加红火,而这背后到底有什么猫腻?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各类广告满天飞
如今随便在路边停一会车,不一会就有“代开发票”的名片塞进车窗,有的卡片还夹在雨刷下,有的别在车门开关上。观其内容,有“代开各种正规新版发票”、“税务代开发票”等。“这种卡片太多了,有些司机看到后随手扔在地上,我们不得不反复捡。”一位在此清扫垃圾的环卫工无奈的说。
许多“代开发票”的名片上都印有“某某省税务代理有限公司”,同时详细印着经营范围:“优惠代开国税、地税发票。本公司实力雄厚,有着良好的社会关系,了解财税法律、法规,规范代开各种建材、钢材、建筑业、商业、服务业、广告业普通发票及其他行业的发票。”卡片背面还用特别字体标明“公司以诚信为本,长期受到客户的信任。如贵公司需要,可以网上查询,欢迎来电咨询。全市最低价”。小卡片上还赫然印着该公司业务经理某某的名字和手机号。
“真气人,我的车窗被名片卡住了!”在一家停车场,一位开着奥迪轿车的司机费了不少劲儿,才清出车窗缝隙里的卡片。据这位姓李的司机反映,不到一个小时,他就收到了4张类似的小卡片。这些印有“专业发票服务公司”字样的小卡片,打着“可以科学、合理避税”的旗号,宣称能为一些小型单位、企业及个人代开各种类型的发票。
年底冲账需求多
现在一些单位年底冲账(在同一会计年度中,发现处理过的业务中由于某一笔会计分录处理不恰当,进行更正后再账务处理)、突击花钱、私设“小金库”等“动作”往往需要发票,因此各种代开发票的“生意”又火了起来。
由于“代开发票”的需求其实非常大,许多做财务的人多多少少都跟“代开发票”打过交道。比如,有些企业账面工资开得不高,然后让员工以培训费、通信费、旅游费等名义用发票来报销。这实际上是用企业的运营成本来冲抵员工薪酬,从而少缴税,企业和员工都乐意,只是国家税收吃了亏。“我们集团下面一家公司好几个高管都是这样发工资的。但是高管是不管找发票的,而是由财务来做。这时候财务只能去找‘代开发票’的,才能把账做平。”一位在西安知名企业工作的财务人员笑着说。
正因利益的驱动,才有这么多的公司不惜铤而走险,冒着违法犯罪的风险加入了这个行列。另外,一些企事业单位存在着商业贿赂的现象,而这些支出一般是无法取得发票的,因此财务人员就会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弥补这方面造成的亏空。腐败行为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有些不法分子利用他人虚开、代开发票,把单位的资产据为己有。
因为有如此大量的需求,才造成了代开发票不仅屡禁不止,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一位从事多年财务工作的会计总结道:“可以说,只要有做假账的,就会有‘代开发票’的。哪天做假账的现象消失了,这个行业才会消失。”
十有八九是假票
“代开发票市场上,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假发票。”,一名业内人士透露,代开发票公司承诺的“保真”可信度极低。当然,代开发票中也有一部分是真发票。比如有些公司每月缴定额税,领取的发票用不完,就把剩下的发票拿来“卖”。或者一些人在工商部门注册一个空壳公司,从税务部门领取发票后,专门做“代开发票”业务。再如有些真发票,是代开发票公司从个人手里低价收购来的发票。
对于代开发票一事,税务部门有关人士明确表示,这种行为是国家严令禁止的,它是一种偷税行为,是违法的。“其实税务部门一直都在稽查代开发票这一行为,但不少企业存在侥幸心理,使代开发票市场不断发展。”福建名仕律师事务所周元强律师明确表示,国家法律在税务这方面的管理上是很严格的,一经发现,买卖双方都要接受处罚,情节严重的甚至要承担刑事责任。
见面交易比较难
“要用发票,请来电136……,某某公司,保证真实,验后付款。”这是记者看到一张“代开发票”名片的广告词。照着广告留下的电话,记者打了过去。刚一拨号,手机显示该号码归属地为外地手机。电话很快就接通了,是个男子。“你好,有发票吗?”记者问道。“有。你想要什么样的发票?要多少?”男子说。“要一点。你们公司不是在西安吗?怎么手机是外地的?”记者试探着问道。“哦,我现在在外地。公司在西安,但我们都是全国跑的。”男子说。“那你公司地址是什么?我上门去买。”记者要求道。“公司没人在。你说要多少发票就行了,发个地址过来,我给你快递过去。”男子开始显得有点不耐烦了。“那我怎么付钱给你啊?”记者问。“我可以给个账号,你转过来。或者你把钱给送快递的也行。”他说。“那我收了发票不给钱的话你岂不是亏了?”记者反问道。“做这一行也讲究个诚信。再说了,不这样做你能放心吗?”他笑了起来。“是不是真发票啊?”记者问道。“绝对真的。你可以查验真伪后再付款。”他说。“那价格怎么样?”记者问。“看你要多少了,最少要收一个点。你要多少?”他回答后接着问道。“我要2万块。”记者答道。“那就收你200块吧。”他说,“本来我都不做这么少的。”“你们公司真的在西安吗?为什么不能见面?”记者又问他。“你还要不要发票?你应该知道我们这行是见不得光的,老说见面有意思吗?”电话那头的男子不耐烦地挂了机。
票据一般从何来
“代开发票”作为地下灰色产业,必然要有很强的隐蔽性才能长期存在。那么代开的非法发票,为何最终能通过税务审计部门的审核呢?
据了解,这些非法开具的发票的来源有这样几种:有一些公司在税务局交定额税,但能从税务局购买发票。这类公司的发票用不完,不排除此类企业代替别的公司开票的行为。
第二种是欺骗购买。这种公司一般是注册后,从税务局买到发票,也不会去申报,也不会去销发票,可能做一次就没有了;还有一些代开发票公司以低价格购买空白发票,然后由注册公司以丢失被盗的缘由在税务局报失。所以客户购买的发票可能是已经报失了的,等发现问题可能再也找不到代开发票公司的人了。
第三种是,不法分子通过各种关系,注册了各种各样的公司,通过这种公司大量购买发票,因为只要办理税务登记证就可以购买发票。
记者从工商部门了解到,许多名片上的“税务代理”公司基本是只注册,并没有公司实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正规企业的经营范围绝不可能有“代开发票”这种业务。如果购买和使用该类假发票就涉嫌逃税,将受到国家法律的处罚。
非法代开发票者打着合理避税、可打电话查询的幌子,其实开具的都是假发票,而这种假发票造成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比如记者提出开具的200万元建筑类发票,要是到地税局开具正规发票的话,要缴税4万多元。而不法分子开具这种发票的成本只有几块钱,却卖到三四百元一张,不法分子坐收暴利,最后只会损害到国家利益。
整治还需从“根”找
国家对这种行为有哪些法律处罚?相关部门为消除这种行为做了哪些努力?“代开发票”生存的土壤该如何消除? “制售假发票和代开发票都是违法行为。”西安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修改的发票管理办法已经于今年2月1日开始实行,按照这个办法,对虚开、伪造、变造、转让发票违法行为,将处以1万元到50万元的罚款,对违法所得一律没收;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西安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认为,其实代开发票是一个由买方需求孕育出来的市场。就代开发票买方而言,一方面,一些企业为追求利润,使用代开发票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另一方面,个别单位为了完成年初的资金预算,年末拼命花钱,靠买“发票”消化没花完的钱。还有一些单位用代开发票把钱款“合理合法”地挪入“小金库”。
他坦言,想要减少和消除代开发票这种行为,不能单纯依靠打击制售假发票一方,还应当从整治“买方”下手。
他建议,应当在相关立法中设计这样的规定:“使用假发票的单位和个人一经发现,要追究法律责任。该行为还要记入单位和个人的诚信记录,直接影响其社会形象。”另外,应该在刑法中确定相应的罪名,对使用虚开发票的行为进行惩处,处罚代开发票公司的那些客户。通过“双重打击”清除代开发票行为。
此外,完善现有的税收制度、审计制度以及报销制度,加强对各个纳税环节的监管,确保假发票不能报账。税收是国家财政之本,代开发票产业猖獗的背后,是数目庞大到无法想象的财税流失。畸形产业链上各方利益的得益,意味着国家利益的损失。同时,对合法经营的企业、依法纳税的公民来说,这也意味着不公平。如果任由其继续猖獗,首先将继续造成国家财税的大量流失。其次,将在社会上和人们内心形成对国家监管机构的不信任,后果堪忧。
西北信息报记者 魏建军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