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经典传统剧目演出月顺利开展(附演出安排表)
从陕西省振兴秦腔办公室了解到,“文化惠民——秦腔经典传统剧目演出月”活动已正式启动。活动期间,将有12部秦腔传统经典剧目、6台折子戏专场在西安易俗大剧院上演。
据了解,此次“演出月”推出了《金沙滩》《铡美案》等12部秦腔经典传统剧目。除大戏之外,“演出月”期间还将为戏迷奉献6台折子戏专场共24出经典剧目片段,如《宇宙锋》《黑虎坐台》《庵堂认母》等。
据了解,为了能让更多戏迷享受到秦腔的魅力,“演出月”的最低票价仅为10元,并且主办方还将通过西安的各大媒体平台,免费向群众发放部分门票。
早前报道:
由陕西省振兴秦腔办公室、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主办,西安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电视台《秦之声》栏目等承办的“文化惠民·秦腔经典传统剧目演出月”将于12月1日至30日在西安易俗大剧院举行。12部秦腔传统经典剧目、6台折子戏专场、30场演出将在“演出月”的每天下午陆续上演。
“演出月”推出的12台经典传统剧目是《游龟山》《铡美案》《金沙滩》《游西湖》《忠保国》《五典坡后本》《双官诰》《清风亭》《九江口》《夺锦楼》《下河东》《春江月》。除大戏之外,“演出月”还将为戏迷奉献6台折子戏专场,共24出经典剧目片段,如《宇宙锋》《黑虎坐台》《庵堂认母》《白逼宫》《打镇台》等。
“演出月”将通过低票价(最低票价10元)、多渠道等方式,让更多观众欣赏到演出。同时,主办方还将通过电视台、电台、报纸、网络等媒体,免费向群众发放部分门票。
演出安排:
低票价、多渠道,让老百姓过足戏瘾;重传统、排经典,让老剧目再放光彩;集名家、推新人,让传统艺术薪火相传。12月1日-30日,由陕西省振兴秦腔办公室、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办,西安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承办的“文化惠民·秦腔经典传统剧目演出月”将在西安易俗大剧院举行,12部秦腔传统经典剧目、6台折子戏专场、30场演出将陆续上演,为古城观众献上新年厚礼。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受到全社会的重视,文化体制改革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全会的召开,给文化人提了神、鼓了劲,促使广大文化工作者抓住机遇,创演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演出月”粉墨登场。
秦腔作为西北地区备受欢迎的剧种,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深远的影响力,尤其是经典的传统剧目。为此,“演出月”隆重推出《游龟山》《铡美案》《金沙滩》《游西湖》《忠保国》《五典坡后本》《双官诰》《清风亭》《九江口》《夺锦楼》《下河东》《春江月》12部广为传唱的经典传统剧目。其中,《春江月》《双官诰》《九江口》等本戏在秦腔舞台上已鲜少演出。除大戏之外,“演出月”还将为戏迷奉献6台折子戏专场,共24出经典剧目片段,如《宇宙锋》《黑虎坐台》《庵堂认母》《白逼宫》《打镇台》等。
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排头兵,西安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长期坚持以市场化、精品化、产业化为目标,自改制以来,相继创演一批精品、优秀剧目,复排了百余部经典传统剧目,举办了一系列大型公益文化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得到了专家、观众的好评,如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柳河湾的新娘》、根据贾平凹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秦腔》改编的《秦腔》等现代戏,以及《七步诗》《杨贵妃》《大明宫》等新编秦腔历史剧。此次活动是西安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积极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坚持以戏以人传承秦腔艺术,大力开展“文化惠民”工程的又一重要举措。
为了大力开展“文化惠民”工程,“演出月”将通过低票价、多渠道等方式,让更多的观众欣赏到演出,最低票价10元。同时,通过电视台、电台、报纸、网络等媒体,免费发放部分门票。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之所以要举办“演出月”,一是为经典剧目、优秀演员搭建展示平台,二是让老百姓享受文化体制改革带来的艺术成果,台上台下齐心努力,共同推进秦腔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