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行为应从小教育
市民最烦乘车10个坏习惯引发网友强烈反应,专家认为——
昨日,本报报道了《市民最烦乘车10个坏习惯》,消息见报后经西安新闻网、大秦网、华商网等多家网站转载,引起了网友的强烈反映和众多市民的回应。专家认为,市民的文明素质应该从根本上抓“养成性教育”,从小就应培养文明的行为习惯,多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8%的网友投票表示“愤怒”
在《市民最烦乘车10个坏习惯》消息中,记者根据广大市民的反映并结合亲身体验,列出了“一窝蜂 挤上车”、“站门口 不下车”、“不顾忌 秀亲密”等10个乘坐公交车的不文明现象。在众多转载本文的网站上,记者发现,绝大部分网友看后表示深有同感。网友“艾薇儿”说:“这些现象说的太对了!天天坐车上班,看到这些无语也无奈!”网友“果果”则赞同地说:“一点都不假,特别反感这些行为,最让人接受不了的就是在公车站秀恩爱,上了车还不收敛的人,每次接孩子放学坐车,时不时就会碰到这种现象,对孩子的影响很不好。”
在大秦网转载的消息下方,一项名为“读完这篇文章你心情如何”的调查中,共有“同情”、“难过”、“流汗”、“搞笑”、“愤怒”等8个选项,参与投票的626个网友中有488人选择了“愤怒”,占到了总人数的78%。“在公共场合应当注意自己的形象!”网友“QQ游戏精英”评论。
网友补充“最讨厌乘车现象”
除本报列出的10个不文明现象外,网友还说出了众多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陋习。大秦网网友“落花人独立”表示,“最讨厌乘车现象”还有上车乱挤、硬物划伤人、为抢座起争端、口出污言秽语等,“还有人下雨天上车时,伞尖冲上,端着‘刺刀’就上来了,站他身边的人一路惊魂”。
网友“红豆”看到其他人的评论后说:“再加一条,每到一站就抬抬屁股、整整包的人,让旁边站着的一堆人很激动,也是一个坏习惯。”除了反映自己的类似遭遇外,众多读者还拨打本报热线,给公交车上的不文明行为提意见、建议。
市民杨先生说:“有时给老人让座,老人还没来得及坐旁边的人就坐上了;被让座的人应该表示感谢,但很多人都不说谢谢。”“针对无人售票车辆,希望西安可以效仿北京,在无人售票车上设置一名乘务员,在车上维持秩序,提醒乘客给老、弱、病、残者让座。”市民韩先生建议。
文明素质培养应从细微处着手
西安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永春认为,市民的文明素质应该从根本上抓“养成性教育”,从小培养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使其习惯成自然,自觉按照良好习惯为人处世。同时,市民的文明素质培养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细微处着手。比如乘坐公交车时给老、幼、病、孕让坐,排队上车,不在公交车上吃气味较大的食物等等。“每人都应该多进行换位思考,体谅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整个社会应该树立讲道德、知廉耻的荣辱观,积极宣传道德模范,充分发挥榜样作用,让那些不遵守社会道德的人自惭形秽。”张永春说。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