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保卫秦岭:陕西未来的环保之战

2011-03-05 09:40  兵马俑在线  字号:T|T

由于历史上对森林的采伐和陡坡的开荒,秦岭山地水土流失面积不断增加,年流失量达0.84亿吨。目前,秦岭浅山区域每年的土壤侵蚀已超过1000吨/平方公里,属中度水土流失区。

保卫秦岭:陕西未来的环保之战

秦岭,与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和北美洲的洛基山脉被国内外地质学家和生物学家并称为“地球三姐妹”。她是我国南北自然生态和气候的分界线,是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也是我国珍稀动植物的重要分布区。同时,秦岭还承担了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功能,因此也成为了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主体区域之一。随着近年来各市县对秦岭丰富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日益加大,秦岭的生态环境保护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1.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多

由于历史上对森林的采伐和陡坡的开荒,秦岭山地水土流失面积不断增加,年流失量达0.84亿吨。目前,秦岭浅山区域每年的土壤侵蚀已超过1000吨/平方公里,属中度水土流失区。同时,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秦岭特殊地质结构形成的滑坡、泥石流灾害多见,河床抬高和水库淤积现象常常引发洪涝灾害。

由于森林林分变差,秦岭的浅山、丘陵地带难以寻觅到大型动物踪迹,一些林下植物无法正常生存,天麻、杜仲等野生药用植物数量减少。珍稀物种濒危度加剧,秦岭地区华南虎几乎绝迹,林麝、云豹种群数量明显减少。

“我们对秦岭的认识还远远不到位”,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继瓒说,“目前规定,海拔2600米以上的秦岭中高山针叶林灌丛草甸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为禁止开发区,但秦岭地区海拔2600米以上地区其面积不到秦岭地区的1%,而海拔1400-1600米却是秦岭高山多雨区,这里降水量大,气候独特,因而植被特别丰富、生物多样性最为集中,却将其置于相对管理放松的地位,容易产生误解和偏差。这对秦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一定影响。”

秦岭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但是各地在矿山开采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渭南市国土资源局高级工程师张永丰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目前,秦岭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仍显单一,科技含量不高,资源综合利用率较低。同时,多年来的矿山开采造成的山体破坏以及矿山环境治理任务仍很艰巨,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速度过缓。据了解,潼关金矿区历史累积的矿山废渣、废石、尾矿渣随意堆放,造成水体污染,大面积土壤污染严重,易引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随着秦岭地区旅游资源的逐步开发,游客逐年增加,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也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白色垃圾,让很多游客感到忧虑。网名叫“望湖楼醉书”的网友发帖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秦岭的探访,对自然原生态的破坏也日益加剧,抛扔垃圾、砍伐树木、挖掘花草、污染水源、追赶动物、乱立标记等等,使我们可爱的后花园——秦岭正遭遇一场浩劫。”

同时,秦岭北麓旅游和房地产项目乱修乱建、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现象依然存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多多。

2.各方支招秦岭环保

陕西之美,美在秦岭。由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事关国家生态安全和陕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省各方专家和领导对秦岭的环保问题均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早在2009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旅游局副局长徐明正建议,把秦岭生态功能保护区建成国家中央公园,这是第一次以全国人大代表提案的形式提出这个建议。徐明正指出,将秦岭设置为国家中央公园,首先能够提升秦岭的保护水准。作为一个世界著名的地理标志,秦岭首先应该得到国家的认可。在这个前提下,用全国的力量来保护和开发秦岭,从实际意义上体现,秦岭不仅是陕西的秦岭,更是中国的秦岭。而且把秦岭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保护开发,可以避免一些层次较低的开发对秦岭的破坏。

3月2日,省决策咨询委员、西安财经学院原党委书记刘延年在接受采访时向记者表示:“秦岭是世界级的自然遗产资源,其资源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对人类具有巨大的持续保护和开发利用价值。保护好秦岭,并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是中国人的责任,更是陕西人的责任。”

而商洛市原政协主席、决咨委主任唐庆华对秦岭南麓的开发充满了期待。

秦岭南麓具有四大特点,一是原生态资源丰富,二是历史文化厚重,三是民族源流丰富,四是现代文化发达。“洛南县正在着力规划开发华山南麓景区,‘自古华山一条路’的说法有望改变!”唐庆华兴奋地表示。

当然,对秦岭开发持保守态度,而更加重视保护的专家和领导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2010年10月,在由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省科学技术协会、省秦岭发展研究会及宝鸡市政府联合主办的“大秦岭发展论坛”的分论坛“市长论坛”上,西安市副市长钱引安就表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必须走生态城市发展之路。如果对秦岭保护不当、利用不好,就会造成生态破坏,资源衰竭,进而影响、制约西安的发展。只有把秦岭保护与利用放到事关西安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作为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才能走上正道。

“秦岭对沿线的城市来说是绿肺,必须要保护,宁可不开发,也不可滥开发”,渭南市副市长程勉贵认为,“我们还属于欠发达地区,不能够实现高端、科学、持续的发展。倒不如留到条件成熟时再开发、利用。今后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以旅游业带动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群众富裕。”

3.科学发展破解保护与开发兼顾的难题

早在2008年4月,时任常务副省长、现任陕西省省长的赵正永就在贯彻《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指出,要正确处理秦岭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秦岭既要科学保护,也要科学开发利用。秦岭特殊的生态功能决定了在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上,应当遵循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原则。

保护优先,就是要根据主体功能区划,首先对这一地区的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世界文化自然遗传、国家地质公园实施强制性保护,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提高环境质量。其次是对主体功能区划确定的限制和适度开发区域,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并抓好开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使环境保护融入开发建设的全过程。适度开发,就是在不损害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适度发展旅游、绿色食品生产和加工等产业,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财政自给能力。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刚住三个月新房变危房 墙壁裂开一条拇指宽的缝隙

2011-03-02 16:18阅读

陕西安康民间艺术展演为群众呈现“文化大餐”

2011-02-23 22:23阅读

映象陕西